七年级历史新思维•随堂练(三) 第三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一)(初一历史考试卷).docVIP

七年级历史新思维•随堂练(三) 第三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一)(初一历史考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卷第 PAGE 1 页共 NUMPAGES 1 页 七年级历史新思维?随堂练(三) 第三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一)(初一历史考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判断题 计算题 附加题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45分。 第 1 题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曾经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你认为这里的“秦皇”的主要贡献应该是 A 击败匈奴,开辟丝绸之路 B 实现并巩固国家的统一 C 打败项羽,建立西汉政权 D 统一货币,巩固国家统治 第 2 题 下图是一枚秦朝官印,其中的文字字体是 A 小篆 B 楷书 C 甲骨文 D 草书 第 3 题 在封建社会里,“皇帝”是最高权力的象征。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皇帝的人是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成吉思汗 第 4 题 秦始皇统治时期,市场上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这说明 A 秦朝人民习俗,喜欢拄拐杖 B 秦朝法律的残暴 C 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D 人民为了赶时髦 第 5 题 汉武帝时期的学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儒学教育,必须到 A 长安 B 洛阳 C 咸阳 D 开封 第 6 题 下图描述的是中国历史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它爆发于 A 公元前二世纪前期 B 公元前二世纪后期 C 公元前三世纪前期 D 公元前三世纪后期 第 7 题 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基础,这种国家大一统一局面的形成始于 A 炎黄部落联盟的组成 B 尧舜时期“天下为公”的传说 C 儒家思想的影响 D 秦、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 第 8 题 秦始皇雄才大略,开创封建中央集权制之先河。其重要举措是 A 推行郡县制 B 大力推行儒家教育 C 开创科举制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 9 题 电视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于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那么你知道汉武帝的治国核心思想来源于 A 儒家学说 B 道家学说 C 法家学说 D 兵家学说 第 10 题 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的真实目的是 A 抵御匈奴的进攻 B 炫耀武力 C 抗击蒙古军队的进攻 D 防止内乱的需要 第 11 题 欣赏中国古代钱币也是一种艺术上的享受。观察下列钱币图,哪一项是秦朝统一为全国通行的货币 A B C D 第 12 题 秦朝在中央设置的官职中,其职能类似于今天的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是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郡守 第 13 题 《史记?平准书》中记载:“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这是对哪一历史时期的描述? A 商鞅变法时的秦国 B 秦始皇统治时期的秦朝 C 西汉时的文景之治 D 西汉汉武帝统治时期 第 14 题 清朝著名短篇小说家蒲松龄的书斋有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其中和上联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 刘邦 B 秦始皇 C 项羽 D 汉武帝 第 15 题 成语典故生动形象,通过成语可以了解历史。下列帝王与历史典故“鸿门宴”有直接关系的是 A 汉高祖 B 秦始皇 C 齐桓公 D 汉武帝 二、非选择题:第16小题14分,第17小题12分,第18小题15分,第19小题14分,共55分。 第 16 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请回答:(1)“书籍被烧”指的是什么事?这件事是秦始皇采纳谁的建议而实行的?(4分)(2)秦始皇为什么要采取这种行动?”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指的是什么?(6分)(3)你如何看待这件事?(4分) 第 17 题 阅读材料:材料一:秦朝农民要将收获物的2/3以上交给国家。长年在外服役的,有二三百万人。那时候,所有壮年男子都去打仗或服劳役,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材料二:秦朝的刑法很残酷。单是死刑就有腰斩、车裂等十多种,还有“族诛”和“连坐”等。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严刑酷法的处治。材料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请回答:(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海网络科技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从事文档编辑设计整理。

认证主体邢台市文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0503MA0EUND17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