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卷第 PAGE 1 页共 NUMPAGES 1 页
七年级历史新思维?随堂练(八) 期末测试题(初一历史考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判断题
计算题
附加题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面相应的答案栏内,每小题3分,共60分。第 1 题 呼韩邪单于向汉族提出“和亲”,发生在 A 汉元帝时 B 汉武帝时 C 三国时 D 南北朝时第 2 题 “丝绸之路的”是闻名世界的东西交通要道,它开创于 A 西汉 B 秦朝 C 东汉 D 战国第 3 题 下列不属于张骞通西域的作用的是 A 丰富了汉族的经济生活 B 开辟了东西方交通的重要通道 C 促进了西域的经济发展 D 设置了管理西域的行政机构第 4 题 东汉时期的一次治理黄河的行动使得黄河在以后八百多年里没有改道,这次治理是在谁的主持下进行的? A 王景 B 汉武帝 C 秦始皇 D 汉明帝第 5 题 右图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出土的稀世珍宝,这一文物的生产年代是原题图片缺失答案B A 战国 B 汉代 C 魏晋 D 秦朝第 6 题 右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工具,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这一工具的发明者及朝代是(课本74页上冶铁水排图,不带下面的文字) A 西汉的王景 B 东汉的杜诗 C 东汉的王景 D 西汉的杜诗第 7 题 蒙古风光好,游牧在草原。可后来匈奴既发展畜牧业,也发展农业。这是受哪一民族的影响? A 蒙古 B 汉族 C 羌族 D 越族第 8 题 古代的西域是指: A 甘肃玉门关、阳关以西,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B 葱岭以西更远的地区 C 今天中亚和西亚一带 D 今天的西欧一带第 9 题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一典故和谁有关? A 张骞 B 班超 C 卫青 D 霍去病第 10 题 今天的新疆地区在历史上最早归属中央政府开始于 A 西汉 B 东汉 C 战国 D 秦朝第 11 题 “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是哪部作品的主张? A 《伤寒杂病论》 B 《齐民要术》 C 《无神论》 D 《论衡》第 12 题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领万人船队抵达夷洲,“夷洲”是今天的 A 台湾 B 南京 C 洛阳 D 北京第 13 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唯一的一次短暂统一是 A 东晋 B 西晋 C 南朝 D 北朝第 14 题 北魏迁都洛阳的目的是 A 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 B 加强对汉族地区的通知 C 优越的地理位置 D 洛阳的气候好第 15 题 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北人南迁 B 温暖湿润 C 土地肥沃 D 种植水稻第 16 题 西汉末期商人用于交易的货币应该是下列的哪一种 A 半两钱 B 圆形方孔钱 C 五铢钱 D 刀币第 17 题 两汉时期,不是手工业技术新成就的是 A 冶铁用水排鼓风 B 发明使用耧车 C 纺织使用提花机 D 用钢材制成的兵器第 18 题 “蒙古好风光,游牧在草原。”历史上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民族是 A 东夷 B 突厥 C 蒙古 D 匈奴第 19 题 欧洲人最早能穿上中国丝绸制成的衣服是在 A 秦朝 B 汉朝 C 战国 D 春秋第 20 题 可以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写的《史记》中查到的历史事件是 A 楚汉之争 B 蔡伦改进造纸术 C 班超经营西域 D 张衡制造地动仪二、非选择题:第21小题11分,第22小题16分,第23小题16分,第24小题12分,共55分。第 21 题 动动手:复习旧知识,最好是把知识归类,而归类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列表。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是我国古代史上最著名的两次改革,请你用表格的形式将两次改革从目的、时期、内容和作用四个方面进行简要比较。第 22 题 材料分析题:材料:……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根据材料回答:(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3分)?(2)诗人诗中“壮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敦煌三中第一学期七年级思想品德期中试卷(初一政治考试卷).doc
- 鄂教版 七年级下册 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初一语文考试卷).doc
- 鄂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自测题(初一语文考试卷).doc
-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一)(六年级语文考试卷).doc
- 鄂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 试卷A卷(初一语文考试卷).doc
- 恩和完小一年级数学下册月测试卷一(一年级数学考试卷).doc
- 二克浅中心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期末试题(三年级信息技术考试卷).doc
- 二年级奥数机智与顿悟练习试题(二年级奥赛考试卷).doc
- 分类行政区练习(初二地理考试卷).doc
- 分校第二学期期中测试七年级地理试卷(初一地理考试卷).doc
- 七年级历史新思维•随堂练(二)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初一历史考试卷).doc
- 七年级历史新思维•随堂练(九) 期末综合测试题(初一历史考试卷).doc
- 七年级历史新思维•随堂练(七)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初一历史考试卷).doc
- 七年级历史新思维•随堂练(三) 第三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一)(初一历史考试卷).doc
- 七年级历史新思维•随堂练(四) 期中测试题(一)(初一历史考试卷).doc
- 七年级历史新思维•随堂练(五) 期中测试题(二)(初一历史考试卷).doc
- 七年级历史新思维•随堂练(一)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初一历史考试卷).doc
-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四单元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测试B卷)(初一历史考试卷).doc
-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精神生活的追求》复习检测(人教新课标版)(初一历史考试卷).doc
- 七年级期末考试(初一信息技术考试卷).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