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印刷质量评价.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阶调再现性 色彩再现性 网点再现性 第四节 客观评判法 客观评价:是以测量印刷品的物理特性为中心,通过仪器或工具对印刷品做定量分析,结合复制质量标准,作出客观评价。 一 客观标准的指标项目 1.实地反射密度Dv 2.相对反差K 3.叠印率T:测控叠印率的意义是为了避免出现湿叠湿或湿叠干时,叠印率过低的弊病。 4.网点扩大值ZD 5.灰平衡B:印刷过程中,只有实现了不同亮度的灰色平衡,才能实现色彩的正确还原。 6.同色密度偏差DS:测控同一印张墨色的均匀性,是同色同网点面积覆盖率处的密度偏差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7.同批同色色差:保持同一批产品前后印张的一致性。 8.套准精度TW 9.灰度G:表示实际印刷油墨与所希望的印刷油墨之间饱和度的差别 10.色偏CS:表示实际印刷油墨与所希望的印刷油墨之间的色彩差别 在分色制版时,必然要做压缩调整。对各阶调层次采取什么样的再分配调整,一方面取决于原稿的阶调层次分布状态,同时又和人的视觉感受相关。其中,既有视觉响应的孟塞尔明度值因素,还有人们视觉心理要求的主观因素。 二 阶调层次再现的评价 印刷品的密度范围大,可以再现一些原稿或原景物的层次,也使各级层次之间的反差能拉开一些,立体感也就强烈。尤其可增强细微层次反差,也加强了图像层次的清晰度。另一方面也使得画面的色彩拉开了档次,使得深者浓厚饱和,浅者明朗,增强了色彩的立体感。 1.印刷品的阶调密度反差 1.印刷品的阶调密度反差(用相对反差) 方法:用彩色密度计测量各印刷墨层的实地密度和75%的网点密度,计算相对反差。(黄版0.3-0.4、青和品红版0.4-0.55、黑版0.5-0.6 然而,印刷品的密度反差又不可能做得很大。 饱和密度现象 随着印刷墨层密度的提高,网点增大,图像暗调端层次的并级现象 浪费油墨 三 色彩再现的评价 色彩的复制再现包括三个方面: a.物理意义上的色彩再现:要求与原稿色彩在每一点上的光谱分布完全相同。 没有必要。 b.色度学意义的色彩再现。:要求与原稿色彩色度一致或接近,即同色异谱。 客观评价量度标准 c.心里意义上的色彩再现:要求色彩效果满足视觉心理需求。 主观评价因素 1.灰平衡再现的测量评价 灰色的印刷再现,是决定色彩复制能否准确再现的先决条件。灰平衡再现,是衡量印刷画面整体色调与评价色彩的主要客观技术标准。 评价方法:用彩色密度计测量印品附设的三色中性灰梯尺,或者测量画面中应该的中性灰的三色光密度,以三色光密度相等作为评价标准。 如果有一色光密度偏高,说明整个画面偏向其补色颜色。 如果用观察来代替评判,需在光源与环境色温十分标准的条件下,用标准的中性灰色块,同印刷画面中的灰色层次进行比较。 如果印版上不能设置灰平衡梯尺,可在原稿上选择最接近灰色的层次,测量三色密度,若其三色密度不相等,可计算出某色光密度超出部分在三色平均密度中占的百分比,然后,再去测量印刷品上同一层次点的三色密度,同样计算所占百分比,同原稿比较,既可判断印刷品的灰平衡再现状况。 如果灰平衡出现误差时调整按照如下顺序:三色实地密度,三色网点增大,印刷色序,三色墨层叠印率,中间工序的三色网点演变,电子分色加网灰平衡数据。 2.色彩再现评价 油墨色度特性和印刷的墨层密度,制约着印刷画面的显色范围。 客观评价色彩再现方法:测量三色油墨的色度特性与印刷墨层密度,描绘油墨所能达到的显色范围。 如果显色范围大,色彩再现就可能会好,如果范围小,则色彩再现误差就大 色彩再现忠实程度的测量评价 具体考察评价印刷品对原稿色彩再现的忠实程度,可用仪器测量原稿与印刷品上同一色彩点的色度量值,计算其色差,以绝对数值来衡量两者色彩的差别程度,可给综合评价印刷色彩再现提供参考依据。 四 清晰度再现的评价 清晰度评价内容: 1.图像层次轮廓的实度。 2.图像两相邻层次明暗对比变化的明晰度,即细微反差。 3.画面层次的分辨力,也就是细微层次的细微程度,即所谓的质感。 其一,图像层次轮廓的实度。首先要有原稿层次边界的实度(即锐度)作基础。同时,也取决于制版光学器件像差的大小、电子分色分析与记录扫描点的粗细以及四色图像套合的准确程度。在复制再现的全过程中,图像层次边界的过渡宽度,是要逐步加宽的,尤其是放大复制。层次边界实度是不能再复原的。 其二,图像两相邻层次明暗对比变化的明晰度,即细微反差。如果相邻层次的密度差别大,则视觉感受是明晰的,反之,密度差别小,则层次平,视觉不易辨别。细微层次反差主要由原稿层次级差决定,也受阶调层次复制压缩与层次调整分配所制约。可以在分色复制时进行层次边界反差强调,对层次边界视觉反差造成提高的假象,而细微层次的反差可以得到实质性的加强。

文档评论(0)

如果.可以.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坚持分享有价值的资源!

认证主体汉中恒朱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10726MA6YWAFG7U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