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诺曼底”号遇险记》
单元
七
学科
语文
年级
四
学习
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遇难一刻的惊险;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研读人物言行重要语句的方法领悟人物形象,提高默读、感悟的能力。
学习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感受船长牺牲时局面的壮美和他的美好心灵。
重点
船长是个怎样的人?
难点
船长为什么要用枪威胁逃生的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大海是美丽的,大海又是无情的,,在《跳水》中我们认识了一位船长,今天我们又将认识一位船长,和另一个海上故事,“诺曼底”号遇难记。
学生听讲
温故知新
讲授新课
一.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注意字词和印象最深的局部。
快速浏览课文,初步感受故事内容。
作者介绍,雨果,十九世纪法国积极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巴黎圣母院》、《凄惨世界》等。他的创作始终贯穿的是人道主义,相信仁爱感化、善心战胜恶。
二.质疑探究
船长在怎样的情况下用枪威胁逃生的人?
可怕的震荡、惊恐万状,求生的人像疯了似的,一片混乱
指导朗读,读出紧张危机
这样的后果怎样?
死路一条,谁也就不出来
船长开始是怎样指挥救助工作的?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需把60个人救出去。”“那个男人单干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前打死他。”
你悟出点什么?
指挥有方冷静冷静
忠于职守,责任感
维护弱小的作人指导
船长一心为他人着想,丝毫没有考虑自身。
分角色朗读。读出船长的威严、果断、不可动摇
船长采取用枪威胁逃生的人的做法怎么样?
在当时的情况下很必要。因为假如乱下去,可能死路一条,谁也救不出去。船长用枪威胁男人,是为了救出更多的人,包括男人在内的船上的一切人。结果证明船长没把自身布置在救助人员当中。
船长采取这种做法反映了他的机智,和《跳水》中的船长一样机智。
哈尔威船长为何不救自身?
忠于职守,舍力救人,与事业共存亡;做人之道,尊重他人生命,优先维护弱势群体,彻底忘我。
拓展提高
你喜欢这篇文章吗?
李宗仁的民族情
1955年,李宗仁在美国公开提出反对“台W,托管”和“T湾,独,立”,主张国共再度和谈,由中国人自己解决中国的事情。1965年7月,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下,李宗仁冲破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干扰,摆脱国民党特务机关的暗杀,毅然返回祖国,他声明:“期望追随我全国人民之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并欲对一切有关爱国反帝事业有所贡献。”他还希望留在台湾的国民党人,凛于民族大义,毅然回到祖国怀抱,为完成国家最后统一做出贡献。分析:为了祖国的和平统一,李宗仁先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民族大义,将永远激励着为统一大业而奋斗的人们。
课堂练习
写写你知道的伟人故事吧。
华罗庚立志回国
着名数学家华罗庚早年在美国很受学术界器重。有人想和他签订合同,把他留在美国,给予优厚的待遇,但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立即决定回国。途经香港时,他发表了一封给留美学生的公开信,满怀热情地呼吁他们:“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
作业布置
你会写一个伟人故事吗?
肖邦的遗愿
1830年11月,费列德利克·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决定到外国深造,为祖国争光。出发前,朋友们为他举行了一个送别晚会。肖邦满怀感激之情,接受了朋友们赠送的装满祖国泥土的银杯,表示永远不会忘记可爱的祖国。肖邦辗转于维也纳、伦敦、巴黎等地,通过他的艺术活动,增进西欧人民对当时正在受难的波兰人民的同情和了解。可是,在辗转流离的生活中,他得了重病。1849年秋天,肖邦临终时告诉从华沙赶来的姐姐,波兰反动政府是不会允许把他的遗体运回华沙的,他要求至少把他的心脏带回去。
肖邦的心脏,按照他的遗愿被送到华沙,埋葬在曾哺育他成长的祖国大地中。
学生分析朗读
学生理解
拓展提高
学生练习
思考理解
师生合作,老师指点
开阔视野
巩固提高
课堂小结
千言万语道不完我们对船长的无比怀念,无比敬意,就让我们献上少先队员最高尚的敬意。全体起立,敬礼!
板书
“诺曼底”号遇险记
被撞遇难
指挥逃生
船长沉入大海
坚定果敢 临危不乱 舍己救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