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在哪.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冈石窟在哪 篇一:云冈石窟简介 云冈石窟( Yungang Grottoes) 综述: 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 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 16 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 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最大佛像 17 米,最小仅 2 厘米,是中国最大规模的石窟群。现存主要洞窟 53 个,大小窟龛 252 个,造像 5 万 1 千余尊,代表了公元 5 至 6 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于 2001 年 12 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建造背景: 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 (公元 453 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 (公元 494 年),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 (公元 520~ 525 年 )。北魏王朝是由少数民族鲜卑族建立的,鲜卑族拓跋部是一支兴于阴山山脉以南大草原的游牧民族。 公元 386 年,鲜卑拓跋崛起, 在盛 乐 ---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建立了北魏政权。 随后,又威服塞北各族,于 398 年迁都平城今大同市,平城作为北中国政治、文化中心达 96 年鲜卑拓跋风俗淳一,原本不信佛法,与魏晋通聘后, 特别是经过什翼犍的引进介绍,才开始接受佛教。 在北魏和平年间 (公元 460 年至 471 年), 佛教文化盛行,在公元 450 年时,魏孝文帝令沙门统昙曜 (音坛耀 )开凿石窟,于是由著名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西郊武州塞,开凿了五所石窟,现编号第 十六窟至第二十窟,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 “昙曜五窟 ”。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 (公元 494 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北魏著名地 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录了当年云冈石窟的壮景: “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所眺 ”。 当时佛像的形状一般是厚唇、高鼻、长目、宽肩,有雄健的气概,体貌表现了少数民族的特征。大佛像高大雄伟,显示举世独尊,无可对比的气概。其它石像,各按品极一个低似一个,全体服从大佛像。再配上飞天和侏儒,为大佛服役。飞天手执乐器,飞舞天空,表示在大佛庇荫下服役的愉快。侏懦身形矮小,躯干健壮,雕刻在龛基、座础、梁下、柱顶等处,用力举重物,神情仍甚欢喜,表示为大佛服重役是快乐事。大佛象征皇帝,其它各级石像是大小群臣,飞天侏儒是各种服役的奴隶和民众。 逐渐形成: 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 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 早期的 “昙曜五窟 ”气势磅礴, 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 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 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 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 “秀骨清像 ”的源头。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整个石窟 1 / 6 分为东、中、西三部分,石窟内的佛龛,象蜂窝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镶嵌在云冈半腰。东部的石窟多以造塔为主,故又称塔洞;中部石窟每个都分前后两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顶布满浮雕;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龛为最多,修建的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整座石窟气魄宏大,外观庄严,雕工细腻,主题突出。石窟雕塑的各种宗教人物形象神态各异。在雕造技法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期艺术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犍陀罗艺术的有益成分,创建出云冈独特的艺术风格,对研究雕刻、建筑、音乐、宗教都是极为珍贵的资料。 “十名 ”之说: 云冈石窟早在窟前营造的木结构建筑,称 “十寺 ”,又作 “十名 ”。 “十名 ”之说约自辽代开始。金代十名尚存,皇统七年( 1147 年)曹衍撰《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碑文中记载 “ 西京大石窟寺者,后魏之所建也,凡有十名,一通示,二灵岩,三鲸崇,四镇国, 五护国,六天宫,七崇教,八童子,九华严,十兜率 ”。明成化十年( 1474 年)胡谥等修纂的《山西通志》卷五 “寺观 ”条云:“在大同府城西三十五里,后魏时建,始于神瑞,终于正光。凡七帝,历百十有一年。 其寺:一同升。二灵光。三镇国,四护国,五崇福,六童子,七能仁, 八华严,九天宫,十兜率。寺内有元载所修石佛二十龛,金皇统间修。 ”明 ·正德张钦纂修《大同府志 ·寺观》卷四 、明·嘉靖《大同府志》卷五补记载中均与 “成化志 ”略同。清 ·顺治胡文烨撰《云中郡志 ·建置志》 云: “石窟十寺 内有元载所修石佛二十龛。壁立千仞,面面如来。总督佟于顺治八年率 属捐赀,大为修葺。俾殿阁楼台、香积禅林金碧莹煌。岿然雁北一胜境也 ”。 “十寺 ”的荒废,约在明

文档评论(0)

187****61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