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 “与诗同行”导写(附:文题解读及范文展示)
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 2018年春节,吟唱古诗词的节目《经典咏流传》“燃”遍朋友圈。中华文化的经典之作,被虔敬用心地重新演绎。经典和流行有机结合,音乐与诗词酣然重逢,让国人对古诗词有了更丰富、更亲近、更喜悦的体验。
材料二2017年8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梦莲诗话》一书,揭示古诗与人生的八个奥义,即立志、达道、雅正、无邪、仁义、化育、归真和济世。
材料三2018年4月,华南中学面向全校同学举办了首届“清韵杯”诗词创作大赛.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诗歌传统文化。要求来稿内容以反映当下生活为主,形式必须为旧体诗词。
作为一名中学生,古诗词一直在我们求学路上相伴左右.你对古诗词有什么认识或体验?请以“与诗同行”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读
材料一事件:古诗词节目热播,吟唱古诗词的节目《经典咏流传》“燃”遍朋友圈。
方式: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经典与流行无缝对接,音乐与诗词酣然重逢。
效果:受到国人认可,让国人对古典诗词有了更丰富、更亲近、更喜悦的体验。
意义:让古诗词文化走下神坛,走进街巷里弄,与大众亲密相拥。虔诚地演绎了文化经典,用心地弘扬了传统文化。
材料二事件: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梦莲诗话》。
内涵:剖析了古诗与人生的八个奥义,即立志、达道、雅正、无邪、仁义、化育、归真和济世。
意义:古诗词为人生导航,引导人们在对古典诗词的深度解读中烛照内心,立志修身,恰情养性,消解戾气,诗意栖居,对抗现实的荒芜……
材料三事件:华南中学面向全校同学举办了首届“清韵杯”诗词创作大赛。
意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诗歌传统文化。对于古诗词,不是止步于欣赏品析,还倡导中学生以创作的方式传承。以旧体诗词的形式反映当下生活,弘扬传统的真正价值在于观照当下,用诗意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诗意的情怀去拥抱生活。
通过以上解读,考生应该能够把握三则材料的内涵,并根据自己的实际确定写作方向,但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①缺乏问题意识。作文题目中有明确的问题:“作为一名中学生,古诗词一直在我们求学路上相伴左右,你对古诗词有什么认识或体验?”即文章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回答:你认识到古诗词在你求学路上、成长途中提供了什么帮助,借此来挖掘古诗词的深刻内涵以及古诗词对教育中学生的重要作用。不少考生罔顾问题,泛泛而谈创新古诗词、传承传统文化等。这是缺乏问题意识的表现。
②任务顾此失彼。此题有多项任务,既有格式上的要求——“请以‘与诗同行为副标题”,又有写作对象上的要求——“作为一名中学生”,更有内容上的要求——“你对古诗词有什么认识或体验”,还有常规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等等,不少考生不能做到逐一落实任务而导致丢分。
③材料、任务脱离。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既要用透材料,又要落实任务。而且,要求中明确提到“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但有些考生只谈材料,忽视了古诗词对自己、对中学生的滋养作用;亦有不少考生只谈自己对古诗词的看法,而完全不提材料;甚至有个别考生既不管任务,也不管材料,只泛泛地就古诗词谈古诗词,没有结合古诗词对自己、对中学生的教育作用,写成了“古诗词”的话题作文。
④素材、话题不合。作文的核心话题应该是“古诗词”,如果进行素材拓展,则应举从“古诗词”中得到滋养的例子,但不少考生列举的不是古诗词,而是《三字经》《论语》《劝学》《师说》等古文,或者是中外的名言警句。另外,不少考生虽然列举的是古诗词的素材,但对诗歌内涵的挖掘不够,列举诗句太多,归类分析、深度解读太少,没有体现出一个高中生应有的思维能力。
⑤结构意识薄弱。大部分考生能扣着“与诗同行”组织文章,但“平面滑行”现象严重,不能充分利用材料和任务进行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等更具思维能力的推进。正确的做法是:先分析《经典咏流传》等新颖的节目培养了中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再分析《梦莲诗话》对古诗词的深度解读指引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最后分析华南中学的活动在倡导中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方面的影响。再比如,先结合材料二谈古诗词对中学生的引导作用,再结合材料一谈如何以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传承古诗词,最后结合材料三谈在古诗词的传承中观照现实。
佳作
吟诵诗词,傳承诗情——与诗同行
陈睿
听枯荷夜雨令人心弦颤动.看香炉轻烟缓缓消散.漫漫求学长路,有古诗词常伴左右.不失为人生一大幸事。于是,我愿吟诵诗词,传承诗情,让诗词的古老轻柔之声润泽大地。
叶嘉莹先生有言:“诗,让心灵不死。”在这个呼吁传统文化回归的时代,有《经典咏流传》等节目让古诗词与音乐酣然重逢.使古典诗词的美不再被束之高阁:又有华南中学的“清韵杯”让旧体诗与当下生活有机融合。我,也对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作文素材:“百年巨变”精选:名言警句+语段+人物+范文.docx
- 高考作文提升课堂:高考作文如何彰显逻辑思维能力.docx
- 高考作文提升课堂:写人如何突出个性.docx
- 高考作文提升课堂:用假设分析法为考场议论文添彩.docx
- 高考作文提升课堂:运用因果分析法,成就议论文佳作.docx
- 高考作文提升课堂:正反对举,对比分析,观点鲜明.docx
- 高考作文写作示范训练:让议论为记叙增添光彩(附:技法提炼及佳作点评).docx
-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人都是逼出来的”材料作文导写(附:写作点拨及范文展示).docx
-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材料作文审题四法 例谈.docx
-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附:例文点评及技法提炼).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