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物中毒概述本讲座主要以金培刚撰写的“食源性疾病概述”为蓝本改编;一、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概念与定义
二、食物中毒的分类
三、食物中毒的致病因子
四、食物中毒的影响因素
五、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
六、 食物中毒的诊断
七、 食物中毒与其它食物相关疾病的鉴别
;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1年指出的全球
食品安全存在五大问题
●微生物性危害
●化学性危害
●天然毒素
●滥用添加剂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美国每年7种食源性病原体(空肠弯曲菌、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O157:H7大肠杆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弓形体虫)造成330万~1230万人患病和3900人死亡。每年的经济损失约65亿~349亿美元。;近年来的国内外食物中毒事故回顾:
● 1996年5月下旬至7月底,日本有几十所中学和幼儿园相继发生多起大肠埃希菌0157食物中毒事件,共有l万余人发病,死亡11人,疫情波及44个都道府县。
● 2000年6~7月份,位于日本大阪的雪印牌牛奶厂生产的低脂高钙牛奶被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污染,造成14 500多人食物中毒。;
● 1998年2月,山西省朔州、忻州、大同等地区连续发生多起饮用假酒引起的甲醇中毒事件,有200多人中毒发病,27人死亡。
● 1999年美国发生了因食用污染了李斯特菌的“热狗” 和熟肉而致密歇根州14人死亡事件。
● 2000年底至2001年初,法国发生李斯特氏菌污染肉酱和猪舌头事件,6人死亡。;
● 2001年浙江和广东省发生多起食用猪肉或猪内脏引起的“瘦肉精”中毒事件。
● 2001年在江苏和安徽等地暴发的大肠埃希菌0157食物中毒,造成177人死亡,中毒人数超过2万人。;● 2001年9月4日吉林市6000多名学生豆奶中毒事件和2003年3月19日辽宁省海城市3000多名学生豆奶中毒事件。
● 2002年9月14日,南京市汤山发生一起特大食物中毒事件,有395人因食用某个体饮食店制售的面点引起“毒鼠强”中毒,死亡42人。;;;; 二、食物中毒的分类;(一)按致病因子分类
1.细菌性感染和细菌毒素中毒
● 典型的感染型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临床表现??胃肠道综合征外,多伴有发热症状。如沙门氏菌感染。
● 典型的毒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临床表现通常以上消化道综合征为主,一般不发热。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中毒、蜡样芽孢杆菌毒素中毒等。
● 混合型细菌性食物中毒,即兼有感染和毒素中毒的一类细菌性食物中毒。如大肠艾希菌。;; 茅塞顿开
野蕈系真菌,而非植物,一直以来国内无论是教科书,还是国家标准均将蕈毒素中毒归入植物性食物中毒,实在是莫大的错误,亟待改正。;;(二)按发病机制分类
1.食源性感染(foodborne infections)
● 食源性感染通常是由摄入受细菌污染的食品所引起的一类感染性疾病。
● 食源性感染有以下2种发病形式:
● 经食物摄人人体内的细菌侵入并在肠黏膜或其他组织中繁殖;
● 经食物摄人人体内的细菌侵入和在肠道内繁殖,并释放毒素损害周围的组织或影响正常器官或组织的功能。这种类型的感染有时被称为毒素介导性感染。;
2.食源性中毒(foodborne intoxications)
● 食源性中毒是摄人已受到某种毒物污染的食品所引起的一类中毒性疾病。
● 食品中各种毒物的来源主要有:
● 某些细菌繁殖过程中产生的细菌毒素;
● 有毒化学物质(如有毒重金属等);
● 动植物或真菌天然存在或形成的毒素(如某些有毒鱼类、有毒贝类和某些有毒野生蕈类)。;三、食物中毒的致病因子
;;;(3)贝类毒素
● 贝类毒素是以海洋微藻类为食物源的贝类被藻类(尤其是涡鞭毛藻属)所产毒素毒化并蓄积在贝类体内的一类海洋生物毒素。
● 根据贝类中毒引起的不同临床症状或中毒表现,目前将贝类中毒分为四类:麻痹性贝类中毒(PSP)、腹泻性贝类中毒(DSP)、神经性贝类中毒(NSP)和失忆性贝类中毒(ASP)等。
;(4)鲭精毒素(组胺)
● 组胺污染食品后任何热处理、罐装和冷冻等工艺都无法降低其毒性,爆发性中毒事件多发生在集体食用罐装和冷冻海产品中。
● 可能含有组胺的主要食品是组织坏死的鱼类及其制品,这些鱼类包括鲐鱼、沙丁鱼、鲣鱼、黄鳍、竹夹鱼等。
● 组胺首先是死亡的海产品在组氨酸酶的作用下释放出组氨酸,再在微生物的脱羧酶作用下脱羧形成组胺。;2.植物毒素
● 一些野生或食用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可以产生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 按植物来源、化学结构和毒作用,将植物毒素分为六类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