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魂铸就豪墨雄
宋代立于鼎唐之后,恰又是一个文学书事葳蕤繁祉的时代。有宋之别于唐,在于唐之欧、虞、颜、柳等众书家鲜有诗名,而宋之苏黄诸贤诗文与书法双臻妙境,实乃后不让于先者也。纵览两宋,行草大盛其事,韵意超唐入晋,名家辈出,恰又多无意于书,在宋人眼里,词乃诗之余,墨乃文之余,余事之余,反落大成。宋初儒林诸家成就昭著,自不待言,这里拈出一个陆游——爱国诗人、著名词人兼一代书人。陆游书法遒严温润、纵意洒脱,具有动态美,充满生命力,沉雄郁勃,寄托着饱受精神压抑而欲一吐为快的强烈感情。
一、陆游书法渊源、代表作及其艺术成就
书品即人品,宋代书坛为我们留下了一个“书以人贵”的品鉴标准。陆游爱国如一的高尚情操铸就了诗人的伟大人格,尽管诗名掩去了书名,把陆游的书法置于古今书坛,却足以抗鼎名宿,巍然千秋。
从《山阴陆氏族谱》和陆游所作的《家世旧闻》中可以推断出,陆游家族一支源于晋唐时陆氏一脉。陆游虽出生于一个不幸的年代,却落脚于一个幸运的家庭。山阴陆家不仅人才辈出,而且藏书极为丰富,时值朝廷建秘书省,征求天下遗书,陆宰家奉诏献书竟达“万三千卷有奇”。丰富的家庭藏书,大大拓展了陆游的视野。陆游正是成长在这样的家庭中,从小受到家风、家学的深刻熏染,在学术上精益求精,在思想上爱国忧民。陆游的书法成就当然也离不开家庭的熏陶。早在晋代的陆机一幅《平复帖》传世,书史有名,祖辈留下的大量先贤笔札为陆游学习书法奠定了基础,同时他又大力收集碑拓墨迹,以至能在嘉州取家藏前辈笔札刻石,在建宁集中原及吴蜀真刻成《汉隶》十四卷。陆游正是在学习大量家藏法书的基础上,才得此成就的。
陆游的书法,结体以杨凝式书迹为本,参杂欧之险势,其体态天真稚拙,又来自李北海《岳麓寺碑》及颜鲁公的《麻姑山仙坛记》等,其章法多有杨凝式《神仙起居法》之意趣,尤其富有特色的书法体态的天真稚拙常表现为重心偏下的点画组合,这种结字在钟繇一系的书法中常见,苏东坡就是一个,但其字形外廓表现为扁平之状,而陆游却一反此规律,变为长方形。并且,上下结构之间和左右结构之间又常错位安置,欲离不离,笔势相应,饶有风趣。其晚年诗中谈到过自己的学书渊源:“草书学张颠,行书学杨风。平生江湖心,聊寄笔砚中。”(《暇日弄笔戏书》)“学诗当学陶,学书当学颜。正复不能到,趣乡已可观。养气要使完,处身要使端。勿谓在屋漏,人见汝肺肝。”(《自勉》)他书学此三家,虽有时代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也有所学者人品的影响。陆游的传世书迹,除少量的摩崖题名和碑记外,主要是笔札和自书诗卷。代表他楷书艺术成就的是《焦山题名》和《重修智者广福寺碑记》,前者雄强厚重而近颜体风韵,后者遒逸强健而近欧阳询、褚遂良神采;《玉京行》和《怀成都诗卷》等自书诗迹是他行书艺术上的成就,前者学杨凝式而肖似,后者学张芝和羲献,遒严温润;以《纸阁帖》等为代表的自书诗迹是他的草书艺术上的成就,纵逸而不失洒脱,有所取法而又不失自家风神;以《野处帖》《奏记帖》等为代表的书札,虽随意而不失精妙,一下笔便不同凡响,当是他人品、意致、学问的综合体现。今天我们能见到的放翁最早的书迹,是镇江焦山的摩崖大字,是乾道元年(1165)任镇江通判时写的。当时《隆兴和议》刚刚生效,前线的战备状态仍未松驰,他题云:“烽火未息,望风樯战舰存烟霭间,慨然尽醉。”他愤然于胸的正是南宋统治者认贼作父,甘于偏安,诸将没有像李光弼、郭子仪那样“手枭逆贼清旧京”,可见他的《中兴颂》笔法,自有深意在此。他的经典之作《怀成都十韵诗》书于54岁,点画厚重不失灵动,轻灵之处不显单薄,章法上字字独立,却通篇气势连贯,有苏黄遗风。更能表现陆游富有创造力的是在此幅基调为行书的作品之中,加入了章草的成分,把行书与章草在一贯的气势中和谐统一起来,古拙中含妍媚,风韵独具。
二、陆游书学思想
提到宋代书法,人们会自然想到北宋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旁开堂庑,才得以推衍南宋的陆游、范成大、张即之等人。尚意书风笼罩两宋,南宋书坛虽难以再抛臣谰,但它是尚意书风的余绪和补益。陆游才气超迈,擅长诗文,诗集一百四十余卷,平生作诗一万余首,在中国诗坛是很少见的。以诗论,陆诗意境豪迈清新,纤丽雄慨;以字论,尤其是陆游的行草书,也是奇拓劲逸,姿态横生。
1.时临阁帖杂真行
陆游在书法上取法《阁帖》,包括钟繇、二王、诸遂良、怀素等,尤其是对晋帖的取法和学习,如他的传世名迹《怀成都十韵诗》流露出较多的张芝、二王笔法。同时他还受当时去逝未久、声明正隆的前贤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书家的影响颇多。元代的胡昊在题陆游的《晨起诗卷中》云:“其笔力雄健,又类苏子美,宜乎得辰宝藏,永为家宝。”他的《草书歌》反映其时临阁帖的情形:吾庐宛在水中沚,车马喧嚣那到耳。一堂翛然卧虚旷,蝉声未断虫声起。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