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阅读专题
广东省深圳市2020-2021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过偶书
王安石
霈然甘泽洗尘寰,南亩东郊共慰颜。
地望岁功还物外,天将生意与人间。
霁分星斗风雷静,凉入轩窗枕簟闲。
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便归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写雨下得大,来得及时,荡涤世间尘埃,流露出诗人的赞美与喜悦之情。
B.?第二句点明耕作的百姓无不为这场大雨而欢欣鼓舞,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
C.?颔联写上天降下的甘霖带来土地的丰收,隐含着诗人对上位者施恩于民的期盼。
D.?雨过天晴,星斗灿烂,但凉风吹进了轩窗,又给诗人带来了一丝落寞与惆怅。
16.?本诗最后一联借“浮云”说理,请简要分析。
15. D ?“又给诗人带来了一丝落寞与惆怅”错。“凉入轩窗枕簟闲”是说雨后凉气进入窗户,令人感到悠然闲适。?
16.?最后两句是说人一旦实现了抱负,就要像云一样悄然隐退,不求功名,不必留恋官场的知进退的人生态度。
广东省梅州市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小题。
奉酬李都督表丈①早春作
杜甫
力疾②坐清晓,来诗悲早春。
转添愁伴客,更觉老随人。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望乡应未已,四海尚风尘。
【注释】①表丈:即表伯叔。②力疾:扶病强起。
15.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力疾坐清晓,来诗悲早春”是在叙事,说自己清晓扶病强起,几不知春至,因拜读亲友李都督寄来的《早春》诗而引发了悲伤之感。
B.颔联“转添愁伴客,更觉老随人”仍是叙事,说自己转瞬间又接待客人,愁绪也因此更增,觉得自己就像来客一样老去。
C.颈联“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写实,说岁序更新,桃嫩柳青,春色堪娱。“入”“归”二字传神地写出了早春的意蕴,体现了生命的复苏与萌动。
D.整首诗歌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情感可概括为“悲”字,连“红入桃花”“青归柳叶”的初春之景,也触动着诗人的悲情。
16.全诗的情感围绕“悲”字展开,请结合全诗分析“悲”的具体内容。(6分)
15.B ?愁伴客:犹言愁苦永摆脱不开。客,是杜甫自谓。老随人:衰老亦挥之不去。此联主要表达作者流落他乡的羁旅之情和日益衰老的迟暮伤感之情。
16.(1)首联写诗人体弱多病,生机盎然的早春反衬了个人衰老,抒发了自伤病苦之悲。(2)“愁伴客”,流落他乡,客居在外,愁苦永摆脱不开,表达了羁旅愁苦之情。(3)“更觉老随人”,觉得日益衰老,表达了迟暮伤感之情。(或:颈联红色的桃花娇嫩吐艳,青色的杨柳新抽枝叶,生机勃发的早春美景与自己的衰老形成强烈对比,以乐景写哀情,表达了自己的迟暮伤感之情。)(4)“望乡应未已”,从未中断的遥念故乡的思乡之情。(5)“四海尚风尘”,四海之内仍战乱不已,表达了作者忧国伤时的情怀。(一点2分,写出悲的具体内容1分,分析1分,分析三点即可)
广东省阳江市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广东省湛江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羌 村(其三) 杜 甫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写“客至”时群鸡斗争,诗人只好驱鸡上树后接待客人。
B.五至八句写父老携酒来看望我,表现了父老看重情礼,民风淳朴。
C.“酒味薄”是诗人斟酒的谦辞,巧妙地引出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描写。
D.后四句诗写诗人为答谢父老而歌,“歌罢”仰天长叹,四座父老泪流满面。
16.杜甫有仁者情怀,对人民的遭遇感同身受,体察入微。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中是如何体现杜甫这种情怀的?(6分)
15.C(是父老斟酒的谦辞,而不是“诗人斟酒的谦辞”)
16.①诗人借父老之口,用“黍地无人耕”反映了战乱给人民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破坏。②诗人用“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反映了时世的艰难,人民长时间生活在动荡的战乱之中。(每点3分)
广东省东莞市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查高一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武威①春暮闻宇文判官②西使还已到晋昌
(唐)岑参
岸雨③过城头,黄鹂上戍楼。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注】①武威:地名,即今甘肃武威。晋昌即瓜州,即今甘肃敦煌。②宇文判官:岑参的好友。③岸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1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
- 2021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
- 2021年辽宁省丹东市毕业生网上阅卷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
- 2021年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
- 2021年辽宁省五城市中考模拟(一)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
- 2021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
-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病句辨析.docx
-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多材料阅读.docx
-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综合.docx
-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