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说明文阅读训练一及答案.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说明文 (一)烽火台的诉说 ①人类为了生存下去, 就需要共同抵御洪水、 野兽等灾害和天敌, 这时就少不了彼此沟通 和协作。在远古时期,由于没有文字,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是靠声音和肢体语言; 在我 国的殷商时期,出现了 击鼓传声“ ”的通信方式;后来人们开始兴建烽火台,出现了用火光和 烟雾传递信息的办法。 ②今天, 人们在游览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时, 依然可以看到修建在制高点上、 形似碉堡的 方形建筑,那就是烽火台。不过,烽火台的历史要比长城还要久远。 ③一般来说, 我国历史上的烽火台是在西周时期出现的。据史料记载,在周朝时,中央与 各诸侯国都在边疆或通往边疆的道路上每隔一定距离就修筑一座烽火台。 烽火台上堆满了柴 草,哨兵一旦发现有外族入侵, 便点燃柴草以烽火报警。 各路诸侯见到后, 就会派兵前来接 应,同御外敌。 ④说到这里,很多人都会想起《东周列国志》中一个很有名的故事 —— 烽火戏诸侯。故事 片说的是荒淫无度的周幽王自从得到美人褒姒之后,便整天想尽办法来博得褒姒开心一笑, 可美人一直无动于衷。有个近臣献计说,当年先王为了防备西戎入侵,在骊山之巅建有 20 余处烽火台,每当有贼寇侵犯时,烽火台便点火示警,火光、烟雾直冲霄汉,甚为壮观。附 近诸侯见此情景,无不发兵相救。这些年为,天下太平,已多年不见烽火点燃,如果君王偕 王后同游骊山,夜举烽火,这时诸侯援兵必至,至而无寇,王后必笑无疑。昏庸的幽王居然 听从了这位近臣的馊主意, 其下场我们也都知道了, 周幽王命丧西戎刀下, 褒姒也在劫难逃。 西周从此走向了灭亡之路。 ⑤西周的灭亡并不意味着以烽火通报军情的历史就经终结。 相反, 到了汉代, 烽火台的建 设规模更大了,使用规则也进一步完备了。用土木筑成的被称为 “烽燧 ”的烽火台,在边陲重 镇和交通要道上随处可见。今天,在新疆库车县境内,还留存着一座汉代烽燧,其雄伟的气 天发现有外敌入侵时, 哨兵就在烽燧上燃起柴草或狼粪, 其烟直上不散, 远远地就能被人看 见,人们称之为 “狼烟 ”或 烽烟“ ”;夜间则点燃柴草,以火光报警。点燃的烽火还可以悄悄告 ... 诉你一些简单的信息: 放一道烽火,表示入侵者在 500 人以下;放两道烽火, 则表示入侵者 . 在 500 人以上。 ⑥在古代,烽火总是与战争联系在一起,烽火出现,便意味着战争来临。 南朝吴均有诗句 “羽檄起边庭, 烽火乱如萤 ”,大意是说军情文书从边疆传来, 报警的烽火像萤火虫一样乱飞;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春望》中也有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的名句。这些都是当时紧张气 氛的生动写照。 ⑦之所以在战争中使用烽火, 是因为它传递信息的速度很快。 汉武帝时, 大将卫青和霍去 病率大军出征匈奴时,就以烽火作为进军信号。据《汉书》记载 ,仅一天时间,烽火信号便 ....... 可以从当时的河西 (今甘肃省 )传到辽东,途经千余里。 ⑧用烽火报警的通信方式一直延续了多个朝代, 直至清朝末年。 随着电报、 电话等现代 通信方式的出现,古老的烽火通信终于销声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