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哪两次会议,确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这种新秩序叫什么?;;;;;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如果我当选总统,保证让每家工人锅里有只嫩鸡,车库里有两辆汽车。”
——胡佛; 材料一:20年代美国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为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攫取……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占国民收入的4%。? 材料二:1920--1929年美国工人工资增长2%,而工厂生产率增长55%……;2、繁荣的背后;二、“黑色星期四” ——1929-1933年全球性经济危机;晴雨表;100万股 ; 下面是一个严寒的冬天,衣着单薄的美
国采煤工人的女儿和她母亲的一段对话:
女儿:妈妈,这么冷的天,为什么我们家
不生火取暖?
母亲:因为没有煤炭。
女儿:为什么没有煤炭呢?
母亲:没有钱买。
女儿:为什么没有钱呢?
母亲:你爸爸失业了。
女儿:那为什么失业呢?
母亲:煤炭多了,卖不去。;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 与此同时,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在将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水,把一车车的大肥猪倒进河中。
仅1933年一年就有640万头猪被活活扔到河里淹死,有5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光。
同样在英国,在法国,在荷兰,在丹麦,整箱的桔子,整船的鱼,整袋的咖啡豆被倒进大海,无数的奶牛、小羊被杀死。;在人民饥寒交迫的情景下,资本家为什么不把商品廉价卖给工人,却要大量销毁呢?;;金融危机时低价出售汽车;;;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情况表;二、“黑色星期四”——1929-1933年全球性经济危机;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自强不息的实干家罗斯福;◆1921年夏天,罗斯福
带全家在坎波贝洛岛休
假,在扑灭了一场林火
后,他跳进了冰冷的海
水,因此患上了脊髓灰
质炎症(俗称小儿麻痹
症)。高烧、疼痛、麻木
及终生残疾的前景,并
没有使罗斯福放弃理想
和信念,1924年,他又拄
着双拐重返政坛。1932
年竞选总统已双腿瘫痪。;三、“蓝鹰运动” ——罗斯福新政; 1933年3月4日,发表了“无所??惧”的就职演说:“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获得新生和繁荣。因此,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三、“蓝鹰运动”——罗斯福新政;罗斯福看望美国农民;;新政的特点:;议一议: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P21页);面对经济危机给我国的启示:;思维延伸;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1、1929年发生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主要特点是( )
①波及范围特别广 ②人民群众深受其害
③持续时间比较长 ④大量商品被销毁
⑤破坏性特别大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2、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主要“新”在 (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从根本上遏制了经济危机
C.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D.整顿金融业;3、罗斯福新政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说明资本主义( )
A、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转变
B、市场经济的削弱
C、资本主义制度还有生命力,能够进行自我调节
D、需要消除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4、经济危机期间,垄断资本家为维持利润而采取的手段是( )
A、降价抛售 B、销毁商品
C、囤积商品 D、运销海外
5、罗斯福在1933年就职学说中指出:“我们最重要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为此实行的措施是( )
A、恢复银行信用 B、整顿农业
C、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 D、兴建公共工程;6、有人称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两种看法的共同缺陷是
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
②没有看到政策仅在一定限度内调整
③只看现象,不看本质
④没有从发展的、辩证的角度看问题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④; 材料:
电视片《大国崛起》有这样一段话:大国之迷,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
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从此, “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待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美国在经济体制方面有何创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