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防安全培训教材消防培训主要内容一.燃烧与灭火二.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三.消防控制室概述四.火灾自动报报警系统及运行管理五.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使用与维护六.自动灭火系统及其运行管理七.气体灭火系统八.干粉灭火系统九.泡沫灭火系统十.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十一、消防控制室管理十二、火灾扑救与消防训练一.燃烧与灭火一.燃烧与灭火1.燃烧的条件 燃烧——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称为燃烧。 火灾——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1.1燃烧的必要条件 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氧化物和温度(引火源)。1.1.1可燃物 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它氧化剂起化学化反应的物质。1.1.2氧化剂 氧化剂——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1.1.3温度(引火源) 温度——引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1 .1.4链式反应 链式反应——有焰燃烧都存在着链式反应。一.燃烧与灭火1.2燃烧的充分条件1.2.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1.2.2一定的氧气含量1.2.3一定的点火能量1.2.4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2.火灾的定义及分类 火灾——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2.1火灾分类 A类——指固体物质火灾。 B类——指液体火灾和可溶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C类——指气体火灾。 D类——指金属火灾。3 .灭火的基本原理 灭火的基本原理——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3.1冷却灭火3.2窒息灭火3.3隔离灭火一.燃烧与灭火3.4化学抑制灭火4.典型燃烧产物及毒性4.1燃烧产物 燃烧产物——由燃烧或热解作用而产生的全部的物质。4.2燃烧产物通常指——燃烧生成的气体、热量、可见烟等。4.2.1燃烧生成气体——一般指:一氧化碳、氰化氢、二氧化碳、丙唏醛、氯化氢、二氧化硫等。4.2.2热度——大多数物质的燃烧是一种放热化学氧化过程。4.2.3烟——由燃烧或热解作用所产生的悬浮在大气中可见的固体和(或)液体颗粒总称。4.3不同物质的燃烧产物4.3.1单质燃烧产物4.3.2化合物燃烧产物4.3.3木材燃烧产物4.3.4合成高分子材料燃烧产物 4.4几种典型的燃烧产物及其毒性 火灾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成份:如CO、HCH、SO2、NO2等一.燃烧与灭火5.几类灭火介质的灭火机理5.1水 水——主要依靠冷却和窒息作用进行灭火。5.2泡沫灭火剂 泡沫灭火剂——通过与水混溶、采用机械或化学反应的方法产生泡沫的灭火剂。 泡沫灭火剂——主要依靠冷却、窒息作用进行灭火。5.2.1低倍数泡沫——发泡倍数在20倍以下的泡沫。5.2.2中倍数泡沫——发泡倍数在21-200倍之间的泡。 5.2.3高倍数泡沫——发泡倍数在201-1000倍之间的泡沫。5.3干粉灭火剂 干粉灭火剂组成——用于灭火的干燥、且易于流动的微细粉末,由具有灭火效能的无机盐和少量的加剂经干燥、粉碎、混合而成微细固体粉末组成。5.3.1干粉灭火剂分类——一般分成BC干粉、ABC干粉两大类 如:碳酸氢钠干粉、改性钠盐干粉、钾盐干粉、磷酸二氢铵干粉、磷酸氢二铵干粉、磷酸干粉和氨基干粉灭火剂等。5.3.2干粉灭火剂——主要通过在加压气体作用下喷出雾与火焰接触、混合时发生的物理、化学作用灭火。一.燃烧与灭火6.1二氧化碳灭火剂——主要依靠窒息作用、部分冷却作用。7.卤代烷灭火剂——以卤素原子取代一些低级烷烃类化合物分子中的部分或全部氢原子后,所生成的具有一定灭火能力的化合物的总称。 二.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二.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1.建筑火灾的特点 火灾发展过程四个阶段——初起阶段、发展阶段、猛烈阶段、熄灭阶段。2.火的蔓延方式——有可燃物的直接燃烧、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2.1燃烧——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2.2热传导——热量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从温度较高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部位的过程。2.3热辐射——热量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的现象。2.4热对流——热量由流动介质,由空间的一处传播到另一处的现象。2.5火灾蔓延的途径2.5.1内墙口、洞口。2.5.2外墙窗口。2.5.3楼板上的孔洞和各种竖井管理。2.5.4房间隔墙。2.5.5穿越楼板、隔壁的管线和缝隙。2.5.6闷顶。二.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3.建筑防火技术措施3.1总平面防火。3.2建筑物耐火等级的划分与选择。3.3建筑物耐火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3.4建筑物的燃烧性——非燃烧体、难燃烧体、燃烧体。3.4.1非燃烧体——用非燃烧材料做成的构件。3.4.2难燃烧体——用难燃烧材料做成的构件或用燃烧材料做成而用非燃烧材料做保护层的构件。3.4.3燃烧体——用燃烧材料做成的构件。3.5合理划分防火分区、防烟分区、设置防火分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急性脑梗死溶栓与取栓病例救治经验分享.pptx
- 教师工作制度培训.pptx VIP
- DL/T 645—2007协议宣贯材料.doc VIP
-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天然气(煤气、液化气))浓度检测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 VIP
-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GB_T11022-2011.pdf
- 中小学教师工作制度规章培训.pptx VIP
- 贵州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诚信能力建设答题整理.doc VIP
- CST丛书18算例05相控阵天线的RCS.pdf VIP
- BallRoom型潔淨室-節約能源園區.ppt VIP
- C3i3系列全数字交流伺服驱动器用户手册V4.24.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