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检测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桩基检测方案 一、 工程概况 (一) 工程名称: (二) 工程地点: (三) 委托单位: (四) 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值: (五) 检测数量: 检测类别 根数 依据静载 总桩数的 1%,且不少于 3 根 低应变 总桩数的 30% 超声波 总桩数的 10% 高应变 总桩数的 5%,不少于 5 根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 (JGJ106-2003) (六) 桩型: 二、 检测目的及原理 1、静载荷试验 静载荷试验是确定桩基承载力最直接的方法,它直接模拟将来桩基受力条件,旨在检测试桩的极限承载力是否满足。试验时,利用反力装置,采用油压千斤顶加载,用连于千斤顶的压力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系数换算荷载,试验桩的沉降采用百分表测量。 2、低应变试验 低应变桩基动测技术以应力波理论为基础,利用低能量的瞬态或稳态激振法,在桩身顶部进行竖向激振产生弹性波,弹性波沿桩身向下传播,当桩身阻抗存在明显差异的界面(如桩底、断桩和严重离析 等)或桩身截面积变化(如缩径或扩径)部位,将发生反射波,经接 收放大、滤波和数据处理可以识别来自桩身不同部位的反射信息,据桩长计算桩身波速,以判断桩身完整性及估计砼强度等级并校核桩的实际长度。 3、声波透射法 利用混凝土强度( f )和声速( c)之间的相关性f=acb ( a 、b 均为回归系数) 检测混凝土质量。 4、高应变试验 高应变动测是以应力波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此方法是采用瞬态激振,使桩土发生相对位移,利用波动理论揭示桩土体系在接近极限阶段时的工作性能,评价桩身质量,分析桩的极限承载力。 三、 检测规 1、静载荷试验 试验 参照按中华人民国行业标准《 建筑基桩检测技 术规》 (JGJ106-2003)中第 4 节“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进行。试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加载,即按一定要求将荷载分级加到试 桩上,每级荷载维持不变至试桩顶部下沉量达到某一规定的相对稳定标准,然后继续加载,当达到规定的试验终止条件时,便停止加载, 再分级卸载至零。 试桩的最大堆载不小于预估最大试验荷载的 1.2 倍。 试验分级:采用逐级加载,每级加载量为极限承载力 1/10 。 沉降观测:每级加载施加后按第 5、15、30、45、60min 测读桩顶沉降量,以后每隔 30min 测读一次。 沉降相对稳定标准: 每一小时的桩顶沉降量不超过 0.1mm,并连 续出现两次(从分级荷载施加后第 30min 开始,按 1.5h 连续三次每 30min 的沉降观测值计算) 。 当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再施加下一级荷载。 终止加载条件: ) 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 5 倍。 注: 1. 当桩顶沉降能相对稳定且总沉降量小于 40mm时,宜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超过 40mm。 ) 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 量的 2 倍, 且经 24h 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准。 )已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 )当荷载- 沉降曲线呈缓变型时,可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 60~ 80mm;在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具体要求加载至桩顶累计沉降量超过 80mm。 卸载及其观测:每级卸载值为每级加载值的两倍,每级荷载维 持 1h,按第 15、30、60min 测读桩顶沉降量后,即可卸下一级荷载。卸载至零后,应测读桩顶残余沉降量,维持时间为 3h,测读时间为第15、30min,以后每隔 30min 测读一次。 加、卸载时应使荷载传递均匀、连续、无冲击,每级荷载在维 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分级荷载的± 10%。2、低应变试验 试 验 参 照 中华 人 民 国 行 业标 准 《 建 筑 基桩 检 测 技 术 规》 ( JGJ106-2003)中第 8 节“低应变法”进行。 3、声波透射法 试 验 参 照 中华 人 民 国 行 业标 准 《 建 筑 基桩 检 测 技 术 规》 ( JGJ106-2003)中第 10 节“声波透射法”进行。 声测管的安装埋设: 声测管一般采用钢管,其径比径向换能器外径大 10~ 20mm,一般宜为 50~ 60mm。钢管段与段之间用螺纹联结法 (或用套筒联结法)联结。联结钢套管约 10cm长。联结处要保证联结牢靠不脱开, 密封良好不漏水,联结平整不打折,管无异物保证通畅。螺纹口应缠生胶带 或带漆麻丝。 螺纹联结 套筒联结 声测管安装数量遵循: 每桩埋设 2-3 根声测管。 其布置如下: 2-3 管 管与管之间上下应平行等距布置安装,一般采用一组 3 根等长的钢筋将声测管点焊固定, 上下每隔 2-3m 加焊一组。声测管底部预先焊死, 上端加盖,且上端口应高出桩顶 300-500mm。 现场检测: 检测时,以每两根声测管为一组,三根以上以顺时针

文档评论(0)

文档查询,农业合作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土默特左旗农特农机经销部
IP属地广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50121MA0R6LAH4P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