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梅雨形成的一种物理机制.docx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梅雨形成的一种物理机制 中国梅雨形成的一种物理机制 p 天气分析和预报 中国梅雨形成的一种物理机制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气象研究室, 黑龙江 密山 158308) 摘 要:由冬至夏, 南海和西太平洋盛行对流云, 有利于洋面对大气加热; 青藏高原上空以少云和对流云为主, 亦有利于上下边界对大气加热。因此, 南海、西太平洋及青藏高原是大气的热源。而中国南方(35b N 以南) 由于盛行波状低云, 不利于上下边界对大气加热, 因而中国南方为大气的冷源。季风交替期(4~5月) , 中国东部850~500hPa 的温度距平, 主要是两个热源和一个冷源力量对比的结果。此期的冷源上空, 未来2~3个月即6~8月将发展梅雨大槽。统计结果表明, 梅雨强度几乎与南方冷源强度呈线性关系:850~500hPa 气温负距平很小时, 未来梅雨很弱; 冷源很强时, 未来梅雨很强。 关键词:梅雨; 形成机制; 热源; 冷源 中图分类号:P426. 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72(1999) 03-0001-02 大气温、压场与上下边界加热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长期天气(气候) 变化的基本物理原因。笔者认为, 在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中, 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是云的作用。本文以中国梅雨形成机制为具体对象, 研究了云的作用。 括碧空) 相比, 波状低云覆盖区的上空是一低温区(冷源) 。 计算了15年冬夏季风交换期的中国东部地区(105b E 以东) 850hPa 层5b @5b 网格点上有、无波状低云覆盖时气温距平的差异, 结果列表1。 表1 有、无波状低云覆盖时850hPa 温度距平 波状低云覆盖区大面积+4828. 7 -11971. 3 小面积+2850. 9 -2749. 1 无波状低云区+21076. 9 -6323. 1 1 一类观测事实 笔者在过去30多年业务工作中发现, 波状低云(层云、层积云、雾) 对降水的形成有重要意义[1]:1短波槽前形成波状低云后, 未来几小时到1~2天的大(暴) 雨就发生于波状低云所诱发的地面中(小) 尺度系统附近; o长波槽前形成波状低云后, 未来3~7天的大(暴) 雨落区位于波状低云诱发的地面中(小) 尺度附近; ?由冬季风向夏季风过渡期(4~5月) 内形成的波状低云的中(小) 尺度系统多发区就是未来3~4个月内大(暴) 雨的高频率区或多雨区。 温度距平格点数频率/% 由表1可见:地表被大面积波状低云覆盖时, 云顶上空(850hPa) 气温70%以上为负距平; 无波状低云覆盖时, 76%以上为正距平。虽然850hPa 气温除受下垫面非绝热加热影响外, 还受大气内部运动(温度平流和垂直运动) 影响, 但在同样大气运动条件下, 有、无波状低云时, 温度距平差异如此明显, 足见波状低云在非绝热过程中的冷源作用。2. 2 由冬到夏东亚地区云的分布特征 分别计算了12月、2月、5月及7月南海与西太平洋(20b N 以南) 、中国大陆南方(35b N 以南) 及青藏高原上空各类云的覆盖率(出现某类云的站数与总站数之比) , 结果列表2。 表2 由冬到夏云的覆盖率变化 中国35b N 以南 中高云晴空波状低云 层状降水云对流云少云对流云其它云 1266. 915. 58. 58. 98. 76. 88. 476. 276. 223. 8 240. 120. 026. 612. 811. 97. 97. 972. 172. 028. 0 551. 320. 222. 75. 722. 98. 916. 848. 185. 114. 9 2. 1 云对加热场的两类作用 大气科学认为云是加热过程的/调节器0, 但具体如何调节却很少研究。笔者发现, 在10类云中, 起主要作用的有两类云。 一类是有利于上、下边界对大气加热的云) ) ) 对流云。大气获得外界热量的主要途径是下垫面的长波辐射、湍流热交换和水汽潜热释放, 而对流云覆盖时正好有利于上述3类过程的进行:对流上升运动将下垫面上的水汽输入中高空并冷却凝结, 对流运动使地表感热进入大气; 同时对流云体间的云隙使长、短波辐射畅通无阻。 一类是不利于上、下边界对大气加热的云) ) ) 波状低云。与对流云相反, 在近地面形成波状低云后, 浓密的云幕阻挡了来自上、下边界的短、长波辐射; 云顶的逆温层又抑制感热的湍流交换和地表水汽向中、高空输送, 因而和其它各类云(包 收稿日期:1999-02-24 40.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十余年的软件行业耕耘,可承接各类需求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