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格律和古体诗词写作入门
第一天 明 “诗体 ”
古典诗词, 按其起源、 体式、 语言、 结构等的不同,
大致可以划分为诗、词、曲三大类。 从格律上,诗又可划
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泛指唐代以前出现的各种诗
体。唐及之后的人们模仿这类诗体所写的诗,也称之为古体
诗。
古体诗按其每句的字数可以分为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
七言诗、杂言诗等。有些书籍把杂言诗并不单列,而是划归
到七言古诗中。所谓杂言诗就是每句的字数不定,可以任意
自由发挥。杂言诗多以三字句、五字句和七字句为主,偶然
也用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所谓四言诗就是
每句都是由四个字构成的诗,五言诗就是每句都是由五个字
构成的诗,七言诗每句都是七个字,其它类推。四言诗在唐
以后就比较少见了,唐以后的诗多以五言或七言为主,六言
诗、杂言诗也有一些,但不是很多。五言古体诗又简称为五
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为七古。四句的五言或七言古体诗人们
一般习惯称它们为绝句(古绝) 。
需要指出的是:唐代及以后有一些人写了一些入律的古
风,虽然这些作品平仄大致符合近体诗的规定,但由于或用
韵或粘对或对仗等方面并不符合近体诗要求,因此也只当是
古体诗看待。
近体诗是在唐代完成的一种讲究音律、平仄、粘对、对
仗的严谨格律的新式诗体,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它以五、
七言律诗为代表,此外还包括律绝和排律。所谓近体诗或今
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 其实就现在来说已经既不 “今 ”
也不 “近 ”了, 只是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也跟着这么叫,
继续沿用这个名称而已。唐之后模仿这种近体诗体式所写的
诗,也称为近体诗。
近体诗从句子的字数上来说,只有五言和七言两
种。无论什么形式的近体诗,都有偶数的句子构成。
四句构成的近体诗也称绝句。为了与古绝有所区分,人
们又习惯称它为律绝。律绝,对于每句用字的平仄有相对严
格的规定,用韵也比之古绝严谨。由于近体绝句类似于截取
了律诗的其中四句而成,所以有的人也把它称之为截句。绝
句分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五言绝句又简称为五绝,四句二
十字;七言绝句又简称为七绝,四句二十八字。
每首由八句构成的近体诗称为律诗。五言律诗简称五
律,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十六字。五律和七律,
不仅每句有严格的平仄、用韵要求,而且还对句子的对仗有
一定要求。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 称长律, 也叫排律。 排律与五、
七言律诗一样, 不仅有平仄、 用韵等严格要求, 而且对粘对、
对仗等也有严格规定。排律的句数也只能是偶数。
还有一种六句的律诗,古人称为小律。由于作品比较少,就
不多说了。现在,对于小律的诗,一般情况下被划归入律的
古风了。
律诗每两句(一韵,首句入韵时不算)称为一联。五律
和七律的第一联(一、二两句)称为首联;第二联(三、四
两句)叫做颔联;第三联(五、六两句)叫做颈联,也称腹
联;第四联(七、八两句)叫做尾联。
律诗,除了声韵、字数等方面以外,一般还要求必须有
对仗。五律和七律的对仗,一般都是用在颔联和颈联。首联
也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首联用了对仗,一般情况下并
不因此减少中两联的对仗。凡是首联用对仗的律诗,实际上
常常是用了总共三联的对仗。若颔联不对而只是首、颈两联
对仗的,有一个雅号叫做 “偷春格 ”。律诗的尾联一般是不用
对仗的,因为到了尾联,一首诗要结束了,对仗是不大适宜
于作结束语的,但尾联用对仗的例子也是有的。
格律严谨的律诗,通常对仗一般不会少于两联,但也有
些古人的作品只有一联对仗,这种情况大多都是把对仗用在
颈联。
排律,除了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要求对仗。
绝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即既可以首联对尾联
不对,也可以尾联对而首联不对, 还可以两联都对或都不对,
总之没有严格的限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