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培训资料.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概述 20世纪初期,尽管科学与文明的发展早已使人们认识到精神病是一种脑部疾患,使精神病进入专门机构治疗,但当时并无更多有效地医学治疗手段。因此,许多医学家都致力于治疗方法的探索。概述 1934年,匈牙利医师麦迪(Meduno)基于精神分裂症和癫痫很少并存于同一个体的认识(现已证明是不正确的)和自发性抽搐后精神症状可暂时缓解的临床观察,设想人为地诱发抽搐可能精神分裂症有效,首次试用25%樟脑油(camphor in oil)诱发抽搐,治疗一个有4年病史的紧张症病人,结果获得成功。概述 后来,他用此法治疗一组很严重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结果表明可以缩短病程。随之,他的药物抽搐疗法迅速被各国精神病学界所采用。不但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也逐渐用于躁狂忧郁症。然而,应用樟脑油诱发抽搐有时不能产生发作,有时又出现多次连续发作,使发作难于控制。概述 1938年,意大利的神经病专家卡勒特(Cerletti) 和比尼(Bini)在动物实验中偶然发现,一个足够强度的简短电刺激可立即诱发自发性的癫痫,于是他们试用电刺激在人体来替代药物抽搐法,结果获得成功。这种新的抽搐方法被称为电休克治疗(Electroshock Therapy),后因“休克”一词不确切,改为现名的电抽搐治疗或电痉挛治疗(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简称ECT)。概述 这个疗法简便易行,因此很快在各国推广,当时几乎被用于所有严重的精神疾病,疗效对多数患者来说,优于当时可获得的其他治疗。概述 经长期研究发现,大脑通电后,肢体肌肉痉挛过剧,致使骨折和关节脱位等并发症屡见不鲜。由于这些弊端大大地限制了这一疗法的应用,林丽(Lingley)观察230例电抽搐患者,对比治疗前后的X光脊椎摄片,发现23%有骨折,卡林勒(Kalinowsky)发现为40%。概述 因此,1940年,本尼特(Bennett)首先采用箭毒药物作肌肉松弛剂,然后再进行电抽搐治疗,使原来电抽搐时发生的剧烈强直性痉挛发作变为松弛性肌纤维颤搐发作,这样既保持了大脑的痫样放电,又消除了周围运动性发作。这一改变,不仅消除了骨折并发症,甚至即使有过骨折的精神病患者也可作治疗,扩大了适应症范围。概述 之后,1951年,侯本(Holmberg)又应用了更为安全的去极化类琥珀胆碱,再进行电抽搐治疗,作为当今改良电抽搐时常用的肌肉松弛剂,称为改良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又称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概述 1954年,德威得(Dewald)以治疗前后脊椎X光摄片对照,研究用肌松弛药与不用肌松弛药电抽搐治疗,在48例231次不用肌松弛药的治疗中,并发一个或多个椎体压缩性骨折者占21%,其中31%为无疼痛性的;4%为长骨骨折或关节脱位,单用箭毒类肌松弛剂54次治疗中,只有1例骨折。概述 而阿布勒(Abrams)认为用琥珀胆碱肌松剂可完全消除骨折并发症。以后经广泛临床应用,证明改良与非改良电抽搐疗效相仿,但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已被多数国家作为标准的ECT。概述 自7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药物对精神病的治疗仍然有限,加之ECT治疗在操作技术、机型设计方面不断改进,尤其是对抑郁症的快速安全的效果,ECT又重新引起了治疗者的兴趣。概述 据1978年美国精神病学会报告,大多数医生相信“不论单独或合用ECT,都是一种安全、经济和有效地措施”。1985年,杰尼克(Janicak)等调查发现72%的精神科工作者认为ECT安全、有效、经济。并发现医务人员的临床经验越丰富,对ECT的态度越肯定。概述 1991年,斯琼格(Stromgren)调查北欧国家应用ECT的精神科医师的比例,发现1977年与1987年,其医生赞成的比例分别为84%和87%。概述 目前在西欧美英等国,接受ECT的患者约占全部精神病人的5-10%,主要作为抑郁症,尤其是伴妄想、自杀特征的抑郁症的治疗,其次作为躁狂症、精神分裂症某些亚型(特别是紧张型)的第二线治疗手段。有专家预测,在精神病治疗学未取得根本性突破之前,ECT仍将保留它的一席之地。 适应症 一、抑郁症 抗抑郁药是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方法,但ECT仍被认为是一种速效、安全、经济的治疗手段。尤其对重性抑郁伴妄想、自杀、拒食的病人,因ECT的抗抑郁与抗精神病性症状的双重作用,疗效优于抗抑郁剂,应为首选。在美国80%以上接受ECT的病人为抑郁症。适应症 一、抑郁症 ECT对抑郁症的显效率,国外报导为80-90%,显著高于抗抑郁剂(Weiner ,1989);国内有报导为89.9%(鲁龙光,1981)。即使对抗抑郁药无效者,应用ECT后,其显效率也可达66-85.9%(Schnur,1992;Charles,1979)。而且疗

文档评论(0)

职教魏老师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