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失意人生的诗意言说 徐渭 墨葡萄 意象解析
失意人生的诗意言说lowbar;徐渭lowbar;墨葡萄lowbar;意象解析
诗人诗作SHI REN SHI
失意人生的诗意言说
———徐渭“墨葡萄”意象解析
徐渭(1521-1593)的《题墨葡萄》诗,是他晚年的扛鼎之作,也是明诗中带有老辣风格的名作。可惜清人沈德潜汇编《明诗别裁集》时,并没有给予这首诗以适当的位置,事实上沈氏的这个集子也就只选录了徐渭《怀陈将军同甫》一首诗。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王夫之(1619-1692,学者称船山先生)说:“文长绝技,尤在歌行,袁中郎欲效之不得也。”(《明诗评选》)他在评选明诗
时不选《题墨葡萄》诗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题画诗似乎并不是他考察的重点。但船山在评论诗人其他诗时,屡言徐渭有“安详包孕”的“古人手笔”,在评徐渭《严先生祠》诗时,还说是“道性之情”、“言性之情”之诗,是尽释人情、大显人性之光辉的佳作。笔者觉得这个评价似可用在徐渭“墨葡萄”意象的解析上。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此诗谱写了徐渭本人所遭际的
人生命运之歌,宣示了真性情;在他所作的墨葡萄,寄寓着生命之思,深涵明珠投暗,怀才不遇,特立独行以傲啸天下的感慨。
徐渭《题墨葡萄》诗云:半生落魄己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徐渭自画自题,一方面传承了自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画互释的传统。
渭自己曾说:“吾书第一,诗的傲姿,都在生活潦倒困顿和“恨无知音赏”中消褪它的色彩,钝去它的锋芒,直到……直到岁月的年轮推扩,推扩到不知不觉而转眼“已成翁”。
壮志未酬兮身先老! 徐渭的老境更为凄然。当他站成书斋中默然独立,黯然神伤的“思想者”的时候,他只能是“晚风”中一道长啸不已的风景。晚风吹过,拂起他银色的长髯,摆动着他破敝的衣衫,也扰动了他清癯身躯中一股不可阻遏的力量。如何让那沉闷郁结的心气释放? 唯有对风而歌。如果不能具象化之而为词,不能吐之而为言,对晚风而长啸之余,所留之途究竟有几多? 唯有青藤写意。
当年,魏晋名士陶渊明(365-427)曾赋《归去来兮辞》,抒写愤懑,傲啸当途,向往一种新的生活世界:“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 ”徐文长只能“独立书斋啸晚风”,在“半生落魄”后站成长“啸”与傲岸的意象,独对晚窗而长嘶其心中之不平。
古人以“气”论人,以“气”论文。在一气相通这一层面而言,的确可以说是追索所谓的“文如其人”的境界。韩愈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送孟东野序》)南宋诗人陆游《蟠龙瀑布》诗云:“退之亦隘人,强言不平鸣。”即指此而论。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黄宗羲,在他晚年的文艺美学思想中亦
主张以“气”论文兼论人。黄宗羲说他弟弟泽望为人是“劲直而不能屈己,清刚而不能善世,介特寡徒”,是古之所谓的“隘人”,故“隘则胸不容物,并不能自容,其以孤愤绝人,彷徨痛哭于山颠水滋之际,此耿耿者终不能下,至于鼓胀而卒”。(《缩斋文集序》)所以黄宗会所为诗文,“高厉遐清”,多“惊世骇俗之言”,是“天地之阳气”之所汇聚。徐渭与韩愈是遥相呼应于前,黄宗会又与二位诗哲唱和于后。
徐渭的一生,是“蹈死狱,负奇穷”的一生。他出生后仅满百日就成了孤儿,以后是科举征途漫漫,屡试不售,终于不得不“与科举长别”;他曾一度精神失常,多次自杀未遂,随后因误杀妻子而入狱七年。他一生潦倒,居无定所。当无所可用,唯有“放浪曲蘖,恣情山水”。值生活困窘,他“忍饥月下独徘徊”。当历经劫难,在“混混无穷处,茫茫不可知”的处境中,他将自己的才气封锁起来,在“一间东倒西歪屋,几个南腔北调人”中寻求淡定。他以一个被世人指为“才士不驯”的身份,抒写了“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留下了“真性情”———一种不平之鸣! 一种孤寂之叹!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徐渭诗时说:“其诗欲出入李白、李贺之间,而才高识僻,流为魔趣。选言失雅,纤佻居多。譬之急管幺弦,凄清幽渺,足以感荡心灵,而揆以中声,
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明史》卷二百八十八《文苑四》本传)不过并未明言他的诗画互释的妙处。
另一方面也说明,身兼画家的诗人,不能“借他人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这就打上了友道缺失的深深遗憾,铸成了友情缺位的永久孤独。古人云:“愤怒出诗人。”诗人是以诗为歌,某种意义上又可以说是在以诗当哭。诗人云:“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其实,所谓的“诗穷而后工”,应该是饱经风霜的诗人,话及生命沧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时,才“啸”出的惊人之语。
于是,在徐渭此诗才真正显露出诗道性情,诗展史实,诗蕴人事的情致。袁宏道说:“文长既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