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丰小赋——为绵阳市丰谷小学而作.docVIP

古韵丰小赋——为绵阳市丰谷小学而作.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o 点我免费下载微信公众号文章搜索助手导出 \o 点击文章标题可访问原文章链接 古韵丰小赋 ——为绵阳市丰谷小学而作 2018-06-08 古韵丰小赋 ——为绵阳市丰谷小学而作 ? 丰者茂也,谷者养也。养者在地,茂者赖天。蒙天地钟情,得山川形胜,丰谷自古富繁。始于两汉,因盐而聚,兴于唐宋,因酒而闻,盛于明清,因治而显。四海文士频登历,千载美名久诵传。 斯校也,起于同治,始为丰乐书院;变于光绪,乃称两等小学。有教无类,广布德泽,春风化雨,普润心田。新政成立,绵师附小来迁;文革初期,东风小学又建。时序更迭,植桃种李,文脉延续,润蕙滋兰。马嘶渡头走鸿儒,萝卜丝巷出俊彦。丰小古韵,由此肇端,古韵丰小,蔚成大观。 青山隐隐,千载丰谷映灯火;涪水悠悠,百年名校开新篇。探教育之丰,不论朝霞晚霞,诲人不倦;蓄生命之谷,无分男孩女孩,好学不厌。为师者渡己渡人,虚怀若谷,勤辟书山路径;为生者尚真尚美,从善如流,直挂学海云帆。 雄哉丰小,盈一脉文气,汇万丰之美,传承薪火有椽笔;壮哉丰小,凭三尺讲台,扬百谷之善,勇担道义是铁肩! ? 西蜀撰 二〇一八年初夏 ? ? 【简注】 1、“丰”原为两字,一为“豊”,是盛放祭品的器皿,有“丰盛”之义;一为“丰”,像植物萌发枝叶的样子,意为“丰茂”。因两字经常通用,后合并为“丰”。从草木繁盛,引申为体态丰满,容貌好看,同时也指风度、神采等“内在”意味。 作为形容词,丰指“盛,多,大”;用作动词,则有“增大、扩大、使丰富”之义。 “谷”原也是两字,一为山谷的谷(篆书见下),指两山间的夹道或流水道;一为稻谷的谷(繁体字为“穀”),也作粮食作物的总称。 后将两字合并为“谷”。其意有二:一,两山间的夹道或流水道,或指两山之间,如山谷,河谷。二,庄稼和粮食的总称:《说文》:“穀,百谷之总名。从禾,穀声。”如五谷,百谷。谷也可用作形容词,表示善、良、好,义同英语的good;同时,因五谷养人,所以也有“赡养、养育”之意,如《诗?小雅?甫田》:“以谷我士女。” 2、据《华阳国志》记载:“丰谷镇原名铜牟镇,始于汉代,因盐脉而民聚为市,因盐闻名于涪郡,因酒而繁荣昌盛。”隋唐时形成集镇。明清时代曾在此设州判衙门。文革时改名“东风公社”。1978年更名丰谷区公所,1993年撤区并乡建镇,为现名。 3、因丰谷自古繁华,文人墨客多有遗踪,著名者如唐代的赵蕤、王勃、杨炯、卢照邻、李白、杜甫、樊宗师、严武、岑参,宋代的苏轼、欧阳修、陆游、魏了翁及明清的高简、杨慎、果亲王、李调元等,都在丰谷留有印迹。 4、丰谷小学源自丰乐书院,同治十一年(1872),由绅士梁成彦等人会同丰谷井州判庆良,募本镇士绅会捐,以惠姓老屋创建成立。前州进士陈津曾经主讲于是。光绪三十二年(1906),因新学改革,改为两等小学校。 1951年绵师附小迁丰谷镇。1958年,绵师第二附小在李家桥成立。1966年,第二附小独立办学,选址龙家湾,更名“东风小学”。1981年,东风小学更名丰谷小学;1987年,绵师附小与丰谷小学合并,更名为“绵阳市中区丰谷镇中心小学”。1993年,市中区分区建制后,改称“绵阳市涪城区丰谷镇中心小学”。 5、马嘶渡,毗邻丰谷小学,创建于清同治初年,称“仁和义渡”,又叫“马嘶渡”。民国初年改称“潼绵新仁和义渡”。由渡口联想到教育和教师,故有“渡己渡人”之说。萝卜丝巷,紧邻丰谷小学,是全镇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巷。 6、“千载丰谷,百年名校”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主题。“探教育之丰,蓄生命之谷”是在对“丰谷”二字进行深入分析后,为学校提炼的校训。“探教育之丰”重在学校,或者说教师,丰谷小学针对教师群体,先后实施“晚霞工程”和“朝霞工程”,“蓄生命之谷”侧重于学生,此处之“谷”,既有“谷物”之意,也有“谷地”之义。 7、“渡己渡人,虚怀若谷”是教风,“尚真尚美,从善如流”是学风,“汇万丰之美,扬百谷之善”则是校风。“百谷”极言其多,“万丰”亦然。 8、此赋写完,正文含标点,凡365字,正巧是一年之数,而丰谷小学迄今已经百年有余,似乎暗合“百年如一日”的意味。 ? 降落 往期精选?Editors Choice 网红校长跳楼:校长的压力究竟来自哪里? 教师能否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尊严? 中国教育的金字塔,能靠一群讨薪教师建造起来吗? 关注教师讨薪,我们到底在关注什么? 教师讨薪足以让国蒙羞,粗暴对待更是为国添耻 (对不起,无法链接,你懂的) 据说,转发的人, 不仅手有余香,而且心有亮光 但是,依然有很多人 默默地,选择了独自享受…… 刀哥微店 欢迎关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njgyex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向前,只为更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