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介绍中国农学的发展。
考古证明,大约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 中国已经有了比较发达的原始农业。在浙江余姚县的 “河姆渡遗址” 中,就发现了世界上最早栽培的稻谷。 在黄河流域的许多仰韶文化遗址中,都曾发现了粟以及储存粟的窖穴。其后,文献都有夏、商、周重视农业生产
的记载,周人的祖先后稷就是一位农业生产的专家。在春秋战国以前,人们基本上使用石、
骨农具,其中主要是双齿的耒和铲形的耜,至少在春秋时期, 人们已部分使用铁器,并逐渐
代替石器,从而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和生产技术的进步, 反映到思想领域, 就是对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
的研究和总结,因而产生了农学家和农学著作。战国时代出现的《神农书》、 《野老书》已
经失传,其内容不得而知。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是《吕氏春秋》里的《上农》、《任地》、《辨土》、 《审时》等四篇文章和散见于诸子百家著作中的零星资料。其中,《管子·地员
篇》可以看作是我国最早的土壤分类学文献; 《尚书·禹贡》则记载了根据土壤肥沃划分土地等级的方法。 《吕氏春秋》的四篇文章,不但提出了流行数千年的重农思想,阐述了土地利用的原则,而且从农业生产的三要素天、地、人,论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不违农时”的生产规律。
在魏晋南北朝以前, 我国的经济重心主要在黄河流域, 这里的农业生产比较发达, 生产技术也比较先进,因而对农学的研究也集中在这一地区。西汉时汜胜之所著《汜胜之书》,
总结了北方旱地,特别是关中地区的耕作制度,提出了“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的生产原则。北魏时的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阐
述了古代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的农学思想, 根据北方农业生产的特点, 提出了一系列精耕细作、保墒施肥的方法,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农学著作之一。
隋唐以后, 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 南方的农业生产很快发展起来, 水稻是主要农作物之
一。
南宋陈 [ 上甫下方 ] 所著的《农书》,论及以水稻为主的耕作法,谈及麻、粟、养牛,论及农桑,内容切合实际,所论都依据实践。与此同名的另一部《农书》,为元代王桢所著,
它总结了 《齐民要术》 以来黄河流域旱田和江南水田的耕作技术, 第一部分为 《农桑通诀》 ,
是全书的总论;第二部分为《百谷谱》,叙述了谷、稻、麦等农作物及瓜果、蔬菜的栽培、
保护、收获、贮藏等多方面的技术;第三部分为《农器图谱》,画出所能搜求的农具图形;
此外还涉及农田水利建设和水的利用,具有很高的科学技术价值。
明清时期, 西方科技逐渐传入中国, 对中国的农学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同时,由于
农业生产技术已经历了千余年的积累, 到明清时已有了更多可总结的东西。 这时中西科技的
交流与渗透,便产生了徐光启这样的大科学家,著有《农政全书》,内容涉及农业耕作、土地开垦、水利建设、食品制造、果树技艺等众多方面,尤以系统而集中的叙述了屯垦、水利工程和备荒为一大特色,是对宋代以来农桑经验和种植建设的全面总结。
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社会连年战火, 动荡不安,水利建设遭到严重破坏,农业生产处于
衰退局面。 为了富国强兵, 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振兴农业的主张,
并注意吸收西方国家和日
本的农业技术,到戊戌变法前后,人们已经开始兴办农业教育。
1897 年,罗振玉等人编辑
出版了《农学丛书》,借以推动中国近代农学的发展。
总的来说, 中国的农学研究着重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对关系到收藏的每一个环
节,诸如土壤改良、合理施肥、良种选择、抗旱保墒等,都予以高度重视,并且形成了一整套农业生产的技术体系,为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广东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聚焦十九大—党的建设新的伟大的工程.docx
- 2016银行招聘考试题库-行测十五.docx
- 2016-2017考研北师大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复试科目、推免人数和专业课复习经验-新祥旭考研辅导.docx
- 南昌市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基本原则.docx
- 新加坡公司注册委托合同范本模板.docx
- 美国留学前的准备.docx
- 一人有限公司章程(法人独资).docx
- 校园2018年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计划.docx
- 2017北外汉硕专业课知识重、难点串讲中国文化要略、简述我国官府藏书史--新祥旭.docx
- OracleOCP052最新考试题库解析-20180525.docx
最近下载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pptx VIP
-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2024 .pdf VIP
- AI大模型基础设施建设方案【185页WORD】.docx VIP
- 2025贵州民航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护理信息化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与挑战.pptx VIP
- 中建办公生活区临建标准化图集.pptx
- (高清版)B-T 5900.2-2022 机床 主轴端部与卡盘连接尺寸 第2部分:凸轮锁紧型.pdf VIP
- 肾小管酸中毒课件.pptx
- 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 三角函数(全国)(解析版).docx VIP
- 《芣苢》《插秧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