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颗鞭炮毁了一个状元的悲凉故事
一颗鞭炮毁了一个状元的悲凉故事
孙悟空任弼马温的“任职书”是谁起草的?是天上的?文曲星君。
如果到庙里求神拜佛,希望菩萨们赐个神仙孩子的话,估计邀请文曲星下凡的概率很大。现实上,有很多著名的文化人士,被称为文曲星降世。
有一位被称为文曲星的,才学相当好,却因为某种特殊原因,没法考到状元爷,成为一段悲凉的历史公案。
江西省萍乡出了个才子,名叫刘凤诰,其才学堪与同期的牛叉人士纪晓岚媲美,被称为“南刘北纪”。刘凤诰生在乾隆期间,深受这位老佛爷的赏识,称他为“江西大器”。乾隆是个风流才子,文学非常好,能给部下作出这么高的评语,是非常难得的。
但是,刘凤诰在参加“高考”中,并没有取得第一名的成绩,反而是考取了第三名的探花郎,这是什么原因呢?
传说刘凤诰是一个遗腹子,出身贫寒,母亲由萍乡改嫁到湖南醴陵县。在襁褓中,刘凤诰被抱回来,由外婆抚养成人。家乡有私塾,幼年的刘凤诰在这里旁听,由于天资聪明,老师悉心调教,希望日后能成为大器。
萍乡是一个烟花爆竹之乡,农闲时节,家家户户熬硝制火药,人人搓纸做爆竹。在这里,爆竹就像路边的沙子一样,哪个孩子不喜欢、不懂得玩?
小凤诰非常喜欢燃放爆竹,尤其是单响的大个头。看着厚厚实实的画纸卷成的爆竹,鲜艳结实并精悍。看到放在地上的爆竹漠然不动,静如处子,无声无息。一旦点燃引信,则光声闪亮,撼人心魄。爆竹的英勇形象,深深吸引着喜欢冒险的小凤诰,终于有一次不小心,被爆竹爆到了右眼,落下了伤痕,影响了视力,埋下了隐患。
刘凤诰上京赴试,过五关斩六将,写出了锦绣文章,本来应获第一,钦点为状元。可惜乾隆皇帝见到他时,感到非常遗憾,因为他不仅缺少状元爷英俊的相貌,更惨的还损了一只眼睛。乾隆思考再三,决心再考考刘凤诰。皇帝当庭口出上联:“独眼不登龙虎榜。”刘凤诰即刻应对:“半月依旧照乾坤。”
很好!乾隆心中想,再来个“狠”的:“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汉。”有点难,因为包括了“东南西北”。刘凤诰随口应答:“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答得好!不仅回应了“东南西北”,而且“探花郎”一语双关!
“探花郎”答得妙,却无法挽回状元的帽子,反而给自己盖棺定论了。乾隆心中赞叹:真是才子啊!但才子归才子,状元还是要考虑英雄形象的,你去当探花郎吧。这就是命运,被称为文曲星的刘凤诰只能屈尊第三,谁叫他放鞭炮出问题呢。
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七月,刘凤诰在山东学政任满离职时,山东巡抚、书法家铁保等人在济南大明湖沧浪亭设宴,为他饯行,席间刘凤诰吟出济南景色的联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被铁保手书刻在大明湖铁公祠,传颂至今,他的水平可见一斑。
说刘凤诰是天上的文曲星,因为他的才学太好了。科学上,文曲星是天上一颗星星,属于北斗七星之一,即排名老四的天权星。民间占星术喜欢卖弄这些膏药,说文曲星五行属水,主科甲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文曲星容易跟文昌星混淆,在风水术上来说,文曲星侧重于文艺上的表现,主考取功名方面的成就,相对感性些;文昌星偏重于刀笔典章等方面,比较理性些。
与刘凤诰不同的是,大家公认的文曲星是包拯包青天,他不是以文采横溢流芳百世,人们怀念的是他那种铁面无私的高尚情怀。俗话说,文官不要钱,武官不怕死,这个国家就有救了。包拯是文官不要钱的典型。
受戏曲传说的影响,老人家认为包拯一出生,由于长着大黑脸而被父母抛弃,幸亏大嫂子怜悯才救活下来。事实上并没有这回事。
包拯是今天安徽合肥人,故称庐州,是一个官僚家庭。从小得到父母的宠爱,长大后极为孝顺。二十九岁时考中了进士,按照宋朝规定,进士可以做官了。包拯认为父母年事已高,需要侍奉,申请在离家较近的地方任职。甚至是辞掉职务,专程回家孝养双亲,直至二老去世,守丧期满,仍不想离开故土。这个情怀,在乡里中颇受赞扬。
此后,包拯在官场中,以刚直不阿、断狱英明而著称于世。在任庐州府尹时,执法不避亲党;在开封时,能让诉讼者直接到公堂报案,是非曲直,决断而明,杜绝了奸吏。其时,混乱的京都在包拯的治理下,很多权贵之人有所收敛,便有了“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美誉。
后人采用传说和史实,编出了《铡美案》、《狸猫换太子》等经典戏曲,使包青天的形象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清官的典型,据说包拯后来还当上阎罗王呢。
在一般的民间信仰或文学作品中,被称为文曲星的,如商相伊尹、亚相比干、宋代范仲淹、文天祥等,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是比较刚直,社会形象好,最重要的是文学好,如范仲淹、文天祥等,都是一代文豪。
不过也有共同的缺陷,他们是治世之能臣,不是乱世之奸雄。和平年代,像天上的文曲星一样,为老板写写文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