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下生物提纲8
八年级下生物提纲8
八年级(下)生物复习资料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7.1.1 植物的生殖
1.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2.有性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3.无性生殖: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等。
4.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
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zhēn]木。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经嫁接产生的新植物体保持原接穗植物的性状。例如,将甜桃嫁接到毛桃树上,接穗长成的新枝上会结出甜桃。苹果、梨、桃等果树常进行嫁接繁殖。
扦插就是指从植物体上剪取一部分茎、叶或根插入土壤中,使其生根发芽长成新植株的方法。甘薯、葡萄、菊、月季等进行扦插繁殖。
5.植物的组织培养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组织培养要求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组织培养可用来培育植物新品种,可在短期内大量繁殖植物,还可培养脱毒植株。 〖练习〗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有一个芽眼,理由是有一个健壮饱满的芽,才是繁殖成功的关键。芽可以成长为新的个体。没有芽的马铃薯小
块,在土壤中会很快腐烂,很难实现繁殖的目的。
§7.1.2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家蚕通过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后代。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幼虫在发育过程中要蜕皮4次。
比较家蚕的幼虫、成虫和蛹的形态特点和生
活习性,并填写下表。
变态发育: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
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 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 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蝗虫的发育:受精卵→若虫(又叫跳蝻)→成虫。若虫蜕皮5次后才能发育成成虫。 〖练习〗列表比较家蚕与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的异同点。
§7.1.3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两栖动物的特点: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
2.蛙的生殖发育过程:
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受精卵→蝌蚪→先长后腿→后长前腿→尾逐渐消失→成蛙 (求偶)
(排卵排精,提高受精率) 个体发育(卵→蝌蚪→幼蛙
雄蛙鸣叫的器官:鸣囊。
3.蛙生殖发育特点:有性生殖、体外受精、水中发育、变态发育。
4.列表比较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点。
5.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而成体则需在陆地上生活。这样就使大多数两栖动物只能分布在水域附近的潮湿的地区。环境变迁也是影响两栖动物分布的重要因素,随着池塘、河流、湖泊等水域环境的缩小,两栖动物的分布范围也愈来愈小。因此,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是导致两栖类分布范围较小,种类也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6.阅读下列资料,思考回答后面的问题。
1)在四川省一个林场附近的公路上,曾出现10万多只青蛙集群行进。这些青蛙是在寻找水源充沛、水质良好的产卵场所。 2)1995年,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中学生在河流和沼泽中发现三条腿的蛙,引起科学家的注意。后来经过调查,在美国南部、东部、
中西部和加拿大都发现了畸形蛙,蛙的畸形个体数达10%左右。为探究其原因,研究人员把出现畸形蛙的地区的水取来,用非洲爪蟾做实验,结果爪蟾在发育过程中也发生畸形。
3)科学家根据地理学和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推断,两栖动物在生物圈中的发展经历了由盛到衰的过程,如下表。
(1)环境的变化对两栖动物的繁衍有什么影响?
环境变化,特别是水域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两栖动物的产卵和幼体发育。
(2)某些地区出现畸形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畸形蛙的出现,很可能是水污染造成的,在污染的水域中可能有影响蛙生长发育的物质。
我们人类应该保护环境。水污染不仅仅影响两栖动物的生存,还影响到许多动植物的生存,也会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活。
(3)两栖动物分布范围较小、种类也较少,有人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两栖动物的生死和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我认为这种观点是
§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