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脸识别技术综述
人脸识别技术综述
人脸识别研究综述
摘要:论文首先介绍了人脸识别技术概念与发展历史,解释人脸识别技术的过程与优缺点;随后对近几年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情况与一些经典的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最后提出人脸识别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与展望。
关键词:人脸识别研究现状应用与展望
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对输入的人脸图像或者视频流。首先判断其是否存在人脸,如果存在人脸,则进一步的给出每个脸的位置、大小和各个主要面部器官的位置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进一步提取每个人脸中所蕴涵的身份特征,并将其与已知的人脸进行对比,从而识别每个人脸的身份。
广义的人脸识别实际包括构建人脸识别系统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包括人脸图像采集、人脸定位、人脸识别预处理、身份确认以及身份查找等;而狭义的人脸识别特指通过人脸进行身份确认或者身份查找的技术或系统。
人脸识别的研究历史比较悠久。高尔顿(Galton)早在 1888 年和 1910 年就分别在《Nature 》杂志发表了两篇关于利用人脸进行身份识别的文章,对人类自身的人脸识别能力进行了分析。但当时还不可能涉及到人脸的自动识别问题。最早的AFR1的研究论文见于 1965 年陈(Chan )和布莱索(Bledsoe )在Panoramic Research Inc. 发表的技术报告,至今已有四十年的历史。近年来,人脸识别研究得到了诸多研究人员的青睐,涌现出了诸多技术方法。
三、过程与优缺点
人脸的识别过程:
(1)首先建立人脸的面像档案。即用摄像机采集单位人员的人脸的面像文件或取他们的照片形成面像文件,并将这些面像文件生成面纹(Faceprint)编码贮存起来。
(2)获取当前的人体面像。即用摄像机捕捉的当前出入人员的面像,或取照片输入,并将当前的面像文件生成面纹编码。
(3)用当前的面纹编码与档案库存的比对。即将当前的面像的面纹编码与档案库
存中的面纹编码进行检索比对。上述的“面纹编码”方式是根据人脸脸部的本质特征和开头来工作的。这种面纹编码可以抵抗光线、皮肤色调、面部毛发、发型、眼镜、表情和姿态的变化,具有强大的可靠性,从而使它可以从百万人中精确地辨认出某个人。人脸的识别过程,利用普通的图像处理设备就能自动、连续、实时地完成。
人脸识别优点:
1)非接触的,用户不需要和设备直接接触;
2)非强制性,被识别的人脸图像信息可以主动获取;
3)并发性,即实际应用场景下可以进行多个人脸的分拣、判断及识别。 人脸识别的弱点:
1)对周围的光线环境敏感,可能影响识别的准确性;
2)人体面部的头发、饰物等遮挡物,人脸变老等因素,需要进行人工智能补偿;(如可通过识别人脸的部分关键特性做修正)。
吴巾一、周得龙[1]对一系列人脸识别方法进行了综合性描述,对人脸识别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经典方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王守桂[2]通过实验提出,在光照预处理方面,提出了改进高斯差分滤波的光照预处理方法,通过改变高斯差分滤波器中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参数,进而将原来的圆形滤波器扩展为椭圆形滤波器,更加适合人脸的面部特征,对于光照不均匀情况适应性较好,结合人脸识别算法获得了较高的人脸识别率和较低的人脸误识率。王跃明,潘纲等人[3]在普通的二位平面人脸识别中提出了三维人脸识别技术,将三维人脸识别算法分为基于空域直接匹配、基于局部特征匹配、基于整体特征匹配三大类进行综述; 对二维和三维的双模态融合方法进行分类阐述。严严等人[4]在静态人像识别向动态视频人像识别做出了新的贡献:如何充分利用视频中人脸的时间和空间信息克服视频中人脸分辨率低, 尺度变化范围大, 光照、姿态变化比较剧烈以及时常发生遮挡等困难是研究的重点;论文在对相关方法分类的基础上, 分析了各类方法中典型技术的优缺点, 并概况介绍了常用的视频人脸数据库和实验结果。
国外对人脸识别的研究,多集中在三维与动态人脸识别方面。Chua 等[5] 提出一种基于 Point Signature( PS) 方法的人脸识别方法, 该方法用人脸曲面上某点邻域
内一条曲线的形状信息来表征该点的形状. 为脸部各点建立PS 后, 通过匹配PS 找到 2 个模型的多组对应点对,然后粗略对齐2个模型,再用ICP 精确对齐模型. 用高斯模型提取出脸部的刚性变化的部分,匹配时采用投票的办法。Wang 等[ 6]使用了一种称为partial-ICP 的方法对齐三维人脸,该方法也能处理包含塑性变形的三维人脸。其不同于经典 ICP 之处在于每次变换的计算只取对应点集合的一个子集,设定一个动态变化的比例来选取这个子集,从而可以实现动态地选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变压器防护方案.pdf VIP
- 大模型驱动的多智能体协同初探 清华大学 2024.pptx VIP
- SolidWorks 2023实用教程(杨正)课件全套 第1--10章 SolidWorks基础知识与用户界面 --- 工程图设计.pptx
- 手足口防控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5一建《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考前10页纸(完整版).docx VIP
- 2025-2030中国驴奶行业发展现状调研与营销策略分析研究报告.docx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章节测试题.pdf VIP
- 华中科技大学版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docx VIP
- 明天会更好(合唱简谱).pdf VIP
-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高考声乐谱伴奏谱)原版正谱五线谱钢琴弹唱谱乐谱.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