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的儿童教育观.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鲁迅的儿童教育观 论鲁迅的儿童教育观 摘 要: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儿童是成人的预备,是缩小了的成人,所以中国的男女未老先衰,老态可掬。针对这种情况,鲁迅先生发出呼吁“儿童是人,儿童是儿童”。儿童有儿童的天性,儿童有他们独特的看世界的眼光。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因势利导,而不是硬生生地违背这些重要的、潜在的规律。  关键词:儿童 天性 眼光 成人  中图分类号:I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21)06-0000-01    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怎么作父亲》中说到,“中国的男女,大抵未老先衰,甚至不到二十岁,早已老态可掬,待到真实衰老,便更须别人扶持。”在我们传统教育中,总把孩子不当孩子,只作为成人的预备,缩小的大人。鲁迅先生在他那个时代就发出呼吁“儿童是人,儿童就是儿童”。  儿童有儿童的天性。可是,爸爸妈妈们好象很少考虑到,以为他们生下来就是来学知识的,老是以成人的眼光来要求孩子,以孝道要求和教育孩子,而且举着“为你好”的旗号要求孩子是按着他们的计划来成长的。  “这不同的大原因,是在照相师的。他所指示的站或坐的姿势,两国的照相师先就不相同,站定之后,他就瞪了眼睛,覗机摄取他以为最好的一刹那的相貌。孩子被摆在照相机的镜头之下,表情是总在变化的,时而活泼,时而顽皮,时而驯良,时而拘谨,时而烦厌,时而疑惧,时而无畏,时而疲劳……”孩子是生动的,丰富多彩的,不能因为成人的想法,压制小孩子的天性,限制其发展方向,认为中国的小孩子就该“驯良和拘谨”,就该少年老成。  孩子爱哭,生下来的第一个反映就是哭。在哭声响起的那一刹那就是父母心里最美好的歌声。孩子是带着哭声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他第一个天性就是哭,因此孩子饿了哭,冷了哭,一切令他不舒服的事,他都会哭,哭是天性。先生在回忆“少年闰土”时,写道“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孩子即将失去自己心爱的朋友,想极力抗拒,可是又无可奈何,自然而然地就“急得大哭”起来。  孩子爱笑,有了好吃的会笑,玩的开心会笑,穿了新衣服会笑,妈妈夸几句也会笑,笑也是孩子的天性。在《社戏》中,“年纪小的几个多打呵欠了,大的也各管自己谈话。忽而一个红衫的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给一个花白胡子的用马鞭打起来了,大家才又振作精神的笑着看。”孩子们都非常疲劳了,可是一看到自己爱看的表演,又都振作精神,不由自主地笑了。  鲁迅先生曾在《风筝》一文中回忆到“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竟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后来,先生也认识到“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对那时肆意破坏“小兄弟”的风筝而忏悔。  孩子喜欢想入菲菲,希奇古怪的问题总是不断的往出涌,就是大学教授也无法应答孩子的问题,漫无边际的想象是孩子的天性。《从孩子的照相说起》一文中提到,先生的孩子十分健康活泼,也爱想入非非,在表达自己的不满时曾当面对先生说:“我做起爸爸来,还要好……”在《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也提到了两次。一次是“阿长”提到“长毛”杀门房的事情,她显得非常害怕,而“我那时似乎倒并不怕,因为我觉得这些事和我毫不相干的,我不是一个门房。”另一次,说到“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 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可是,现实的情况却硬生生地违背了孩子的天性。孩子哭要挨打,孩子玩要受惩罚,孩子提一句古怪的问题会被“不要胡思乱想”马上被扼止住,我们的孩子生气了不敢哭,怕爸爸打;想玩了不敢说,怕妈妈训。孩子的心渐渐的就这样失去了自我,天天抬着眼睛看父母,听着他们的指令,被压迫得瘟头瘟脑,拘谨、驯良、不大言笑、不大动弹的,终至于低眉顺眼,唯唯诺诺。  德国的华德福学校毕业生卢安克写了一本名字叫做《与孩子的天性合作》的书。卢安克认为,要达到教育的目的,就要与孩子生命的节奏合作和与孩子的潜意识合作。或言之,就是要顺应孩子的天性,因势利导,使得孩子活泼、健康、顽强、挺胸仰面,敢于“想入非非”,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朝着一个独立、健全的人的方向发展。  除了和孩子的天性合作之外,抚养教育孩子的时候,还要注意到的一点就是孩子的眼光跟成人的不一样,不能把成人眼中所看到的强加在孩子的身上。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那个“荒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孩子的眼光跟成人是不同的。就只从鲁迅先生本人来说,长大后觉得百草园就是个荒园,“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是在先生小时却是他的乐园。小时候的先生找到了在成人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十余年的软件行业耕耘,可承接各类需求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