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天知命不断完善.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乐天知命不断完善 乐天知命不断完善 常有人问,“什么是特级?”我总是笑嘻嘻地回答:“‘特级’,就是特别着急干活。”这是玩笑话,也是我十几年“特级生涯”的真实写照。当年北京市政府评选特级教师的比例是千分之一,当我有幸成为这“凤毛麟角”时,便得到了很多人的高看。于是,所有与教学相关的事务都理所当然地“找到”了头上,自然不能不“特别着急干活”了。  我不希望人们说到特级教师时,眼前就呈现出一个抛弃家庭、舍弃亲情的工作狂、“劳动模范”,我希望跟大家分享一名普通教师真实的工作状态和成长经历,让我们在正常的生活中,领悟生活,研讨教育,享受快乐。  在犹豫彷徨中缓慢起步  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的我,与万方多难的民族一同经历了悲喜交加、先风雨后彩虹的行进历程。1975年春,我高中毕业,“听从学校安排”来到北京平谷县熊耳寨村插队。两年后被选拔到北京市公安学校学习,经过几个月的专业培训,被分配到北京市公安局做了一名侦查员。后来,为了圆自己的大学梦,参加了1978年的全国统一高考,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毕业后到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做高中语文教师,至今教龄刚好满30年。  清楚地记得,上的第一节课是翦伯赞的《内蒙访古》。当学生朗读课文读到“苑囿”一词时,把“苑”读成了“yuán”;我立即纠正说读“yuàn”。学生一下炸了锅:“读yuān,真的读yuān”此时,坐在后面听课的教研组长和教务主任都用眼睛示意我:学生的说法是正确的。其实这本不是个问题,查一下字典完全可以解决,但是当时谁也没带字典。下课后,教研组长特别强调说,“咱们学校附近的‘西苑’,大家都念作‘xīyuān’,那还有个中医医院”。这时我告诉他,昨晚确实查过字典了,就是读“yuàn”。隔了两天,教研组长告诉我说“你是对的,看来以后不能单凭经验了”。这件事给了我两点启发,第一,语文课上必须让学生准备字典,并养成随时翻看的习惯。第二,做事要实事求是,对的坚持,错了改正,不必顾及面子。后来在教学中,如果不慎出现了错误,我总是公开承认“……地方我讲错了,应该是……大家重新记忆一下”。这种不求保全自我形象,只为求得真知的治学态度,也影响了学生,于是他们懂了“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老实说,刚当老师时我真的不知该怎样教课,尤其是现代文,觉得讲不讲学生都会。所以便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文言文的教学上。那时与我同头的余顺吾先生,古文功底雄厚,课文中几乎所有的实词,他都可以从字源上把本义、引申义、文中义讲得清清楚楚。听了余老师几节课后,我也照猫画虎地做了起来:备课时,把文中出现的重点实词的字源、字义和引申义都查仔细、理明白,然后再研究“切入点”和值得讨论的问题。入职之初养成的这个习惯,让我后来的文言文教学始终得心应手。  记得第一次试卷讲评时碰到了个“黄享”字。我翻遍了手边所有的字典,仍旧查不到它的读音,只好专门跑到清华大学图书馆查找,足足花了近两个小时才查到读“tūn”。“何必如此较真呢?”事后我问自己。“没有严谨,不成学问”,不是清华的学风吗?“一字不识,乃师之羞;半点不知,乃师之耻”,不是对自己要求的底线吗?我这样回答了自己。  虽说备课、判作业、改作文、管理学生辛苦异常,做得也算尽心尽力,但我心中仍然充满对公安工作的留恋和对中学教师工作的轻视。为此,我多次找学校领导,申述自己不适合当教师的种种理由。那时,学校里常常有“跳槽”的事情发生,不少人因为要调走,甚至跟校长拍桌子吵架,撕破了脸皮。我不会吵架,只能礼貌地请求,在请求中等待领导的“开恩放行”。可以这样说,在当老师的前6年里,每当有老师成功地调离附中,都会让我的心泛起涟漪。  至今令我十分感念的是,对我的要求调离,附中领导从没有简单地拒绝过,而总是择机表扬、充分肯定我在教学上的刻苦与认真。还让我以“骨干教师”的身份参加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参加教材辅导读物的编写。当年的书记、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多次与我谈话,说服我、开导我,帮助我树立专业思想。特别难忘的是万校长(万邦儒,在清华大学附中任职30年的全国著名校长)与我的一次长谈,让我知道了学校对我的期望:“学生这么喜欢你,为什么要离开呢?你施展才华的天地已经打开,放弃太可惜了……我们学校教师的奋斗目标应该是‘争做教育家’。你不想试试吗?”应该说,这番话对我不安定的心起了稳固作用,也让我在受宠若惊之余,知恩图报,明确了奋进目标。  再后来,随着女儿的出生、成长,让我格外地依赖清幽、美丽、四季如画的清华园,喜爱这里干净、清静、充满书卷气的土壤。加上先生的不断劝慰与大力支持,我便开始心无旁骛地投身教育了。  在锤打磨砺中迅速成长  从教之心渐渐稳定后,我开始思考怎样用比较有效的方式快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为我发现自己开始变得非常能说,写文章也不感到困难。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十余年的软件行业耕耘,可承接各类需求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