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各类传染病的防治.docxVIP

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各类传染病的防治.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各类传染病的防治 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各类传染病的防治 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各类传染病的防治 微生物即个体难以用肉眼观察的一切微小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以及病毒,它个体微小种类繁多、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治病微生物引起的各类传染病严重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针对这类传染病我们要加以预防和治疗。 一 传染病的基础知识 1 传染病的定义: 各种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叫传染病. 2 传染病的种类 (1)按传播途径区分: a 肠道传染病,如 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甲型肝炎等 b 呼吸道传染病,如 肺结核、流感、麻疹、风疹、水痘、腮腺炎、流脑等 c 血源及性源传染病,如艾滋病、乙型肝炎等 d 媒虫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如鼠疫、疟疾、乙脑等 (2) 按危害、影响、控制难度区分(传染病防治) 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二 常见几种传染病及防治措施 (一) 霍乱: 1、霍乱是有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弧菌产生致病性的是内毒素及外毒素。正常胃酸可杀死弧菌,当胃酸暂时低下时或入侵病菌数量增多时,未被胃酸杀死的弧菌进入小肠,在碱性肠液内迅速繁殖,并产生大量强烈的外毒素。外毒素作用于小肠粘膜引起肠液的大量分泌,其分泌量很大超过肠管再吸收的能力,致使患者剧烈泻吐,严重脱水、电解质丢失、缺钾缺钠、肌肉痉挛、酸中毒等甚至发生休克及急性肾衰竭。 发病部位是消化系统;常见症状有急性腹泻,洗米水状的粪便,呕吐;就诊科室是感染科。 2、治疗:(本病的处理原则是严格隔离,迅速补充水及电解质, 纠正酸中毒,辅以抗菌治疗及对症处理。) (1)按消化道传染病严格隔离:隔离至症状消失6天后,粪便 弧菌连续3次阴性为止,方可解除隔离,患者用物及排泄物需严格消毒,病区工作人员需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以防交叉感染。 (2)休息:重型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至症状好转。 (3)饮食:剧烈泻吐暂停饮食,待呕吐停止腹泻缓解可给流质饮食,在患者可耐受的情况下缓慢增加饮食。 (4)水分的补充:为霍乱的基础治疗,轻型患者可口服补液,重型患者需静脉补液。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4小时测生命体征1次,准确记录出入量,注明大小便次数、量和性状。 1、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排菌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时才可引起发病。发病部位在肺;常见症状有低热、盗汗、消瘦、乏力等,呼吸系统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及咳血。就诊科室是内科,呼吸内科。 2、治疗:药物治疗的主要作用在于缩短传染期、降低死亡率、感染率及患病率。 (1)控制传染源:及时发现并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主要开窗通风,注意消毒。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对着他人咳嗽、打喷嚏。 (4)保护易感人群:接种卡介苗,注意锻炼身体,提高自身抵抗力。 (三)乙型病毒性肝炎 1、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疾病。乙肝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无一定的流行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属散发。近年来乙肝发病率呈明显增高的趋势。 2、治疗:根据临床类型、病原学的不同型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总的原则是:以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选择性使用药物为辅。应忌酒、防止过劳及避免应用损肝药物。 (1)切断传播途径:防止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杜绝医源性乙肝病毒的传播。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十余年的软件行业耕耘,可承接各类需求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