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章间的微妙掌声.docx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乐章间的微妙掌声      陈俊珺   古典音乐之所以给人高冷之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听音乐会时有不少规矩,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在乐章之间不允许鼓掌。   事实上,乐章之间到底能不能鼓掌,长久以来都存在争议。有人觉得鼓掌会破坏作品的完整性,有人却认为鼓掌是对艺术家的肯定和赞赏。   从巴洛克时期一直到贝多芬时期,观众都是想什么时候鼓掌就什么时候鼓掌。掌声不仅是被允许的,其多少及热烈程度,甚至还是衡量音乐家的演奏水平,以及观众审美品位的重要标准。这种互动伴随着古典音乐的发展,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才慢慢淡出。在钢琴大师鲁宾斯坦的一次巴黎独奏会上,当出现精彩的段落时,台下就像爵士乐演出现场一样,随时响起掌声。   历史上获得掌声最多的作曲家,恐怕要数海顿了。海顿两次赴英伦演出,都受到极大的欢迎。凡是一场交响音乐会结束,第二天的报纸一定会在头条刊载评论,其中常常会写道:“某某乐章在观众要求下又演奏了一遍。”   莫扎特也常常受到这样的礼遇,有时一首乐曲刚刚演奏了几个小节,便被台下观众热情的掌声所淹没。莫扎特曾在信中说,他在写作《第三十一交响曲》时,就已经预感到观众会在哪些段落鼓掌。结果这部作品在巴黎首演的时候,观众毫无意外地在这些段落都鼓掌了,莫扎特很引以为豪。   许多人都把“乐章间不准鼓掌”的规定归咎于瓦格纳《帕西法尔》在拜罗伊特首演时发生的那场误会。这部作品首演时,第一、第二幕间都有演员致谢,观众也都鼓掌致意。可瓦格纳觉得这部歌剧的剧情比较深刻,他向在场的观众宣布,自第二幕之后一直到整部歌剧的结束,中途不会再进行演员致谢。结果观众误以為瓦格纳不喜欢观众鼓掌,便在接下来的各幕间保持沉默,一直到最后。   如果说《帕西法尔》中观众不鼓掌是瓦格纳表错了意,那之后确实有不少指挥家在交响曲演出时对观众在乐章间鼓掌明确表达了不满,甚至为了阻止这一行为费尽心思。作曲家门德尔松就旗帜鲜明地反对乐章间的掌声,他为此采取的回避方式很巧妙:将各乐章有机地串联起来,不让中间有停顿间隔。这样做的目的,显然是让观众不知不觉地进入下一个乐章,连鼓掌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现在仍有一些音乐家认为,应该容许乐迷们尽情地在恰当的时候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诠释与传递伟大作曲家乐思的过程中,与聆听者之间产生良性的互动是一件好事。      (镜 子摘自《解放日报》2020年1月17日,黄思思图)

文档评论(0)

简历,PPT,表格专业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十二年office学习经验。 微软MOS认证专家,曾予供销社、中国银行、国家电网等企事业单位定制财务模板与PPT模板。 头条百家数十万粉丝作者,WPS稻壳儿优秀设计师。

认证主体孝感市城区墨若枫文化传媒中心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900MA4CKBU48M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