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文学史回顾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界华文学史回顾资料 世界华文学史回顾资料 世界华文学史回顾资料 世界华文学史回首资料一个学科的史料建设,不只是文学史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并且在必定意义上标记着这个学科目前理论研究的水平易预示着此后研究发展的方向。作为近二十年才渐渐盛行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史料问题向来是大家着重的焦点。1982年在暨南大学召开的首届台湾香港文学学术议论会上,香港作家梅子曾号召重视“资料采集”工作,“想方设法建立资猜中心”(注:梅子:《参加首届台港文学学术议论会的印象与建议》,见《台湾香港文学论文选》,福州,福建人民第一版社,1983年10月第1版,第265页。)。2002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第十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商讨会上,饶péng@①子会长展望学科未来远景,再次重申“鼎力加强这个领域的史料学建设”。因此,有组织、有计划,全面而系统的史料建设(包含文学思潮、社团派别、作家作品研究等专题性史料,作家辞典、文学大事记、报刊目录索引等工具性史料,创作回想录、作家访谈等叙事性史料,文学大系和选集、作家全集和文集等作品史料,作家自传、日志、书信等列传性史料,文学活动实物、作家影音录像等文件性史料以及考辨性史料等),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不宜迟。 在台港和国外,已有一些先行者着手从事世界华文文学史料学的建设工作。如新加坡文学史家方修于20世纪50年月末期,利用莱佛士博物馆捐献的一批战前报纸合订本,编写了三卷本的《马华新文学史稿》。并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编写第一版了十大卷的《马华新文学大系》,达成了“马华文化建设的一个浩荡工程”。又如“香港新文学史的开荒人”卢玮銮教授,数十年来致力于文学史料的采集、整理工作。她利用十年时间,整理出1937年至1950年间约三百位在港中国文化人的资料,以及《立报·言林》《星岛日报·星座》《大公报·文艺》的目录、索引。正如她自己所指出:“这些原始资料的整理,可为未来香港文学史的编纂供给方便,也直接辅助厘清了好多错误看法。”(注:卢玮銮:《香港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见《追迹香港文学》,香港,牛津大学第一版社1998年版,第69、74页。)20世纪 年月以来,卢玮銮教授还与郑树森、黄继持教授合作,选编第一版了“香港文化研究丛书”(包含《香港文学大事年表(1948~1969)》《香港文学资料册(1948~1969)》《香港小说选(1948~1969)》《香港散文选(1948~1969)》和《香港新诗选(1948~1969)》(五册)《初期香港新文学资料选》《初期香港新文学作品选》《国共内战期间香港文学资料选》《国共内战期间香港文学作品选》等。这些宝贵资料的汇编第一版,填充了香港文学史料上的一些空白,其意义自然非同平常。 大陆学人和第一版机构也有好多相当重视世界华文文学史料的采集整理工作,第一版过一些史料性图书,如中国友情第一版企业的《台港澳暨国外华文文学大系》,包含小说卷、散文卷、诗歌卷、戏剧卷、电影文学卷、报道文学卷和文论卷;鹭江第一版社的《东南亚华文文学大系》(50册),收有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五国当代50位华文作家的代表作品;南京大学第一版社的《台港澳及国外华人作家字典》;花城第一版社的《台港澳暨国外华文文学字典》;四川大学第一版社的《刘以鬯研究专集》;北京师范大学第一版社的《阅读陶然》等。并且,大陆学者从事史料工作也有自己的优势。厦门大学朱双一研究员就曾利用国内各大图书室的书刊,在找寻余光中、王梦鸥、姚一苇等人从前作品方面,获得好多重要收获,获取一批宝贵史料。特别是他急救性地挖掘出姚一苇抗战期间一些不为人知的作品,防止了遗珠之憾。 由于世界华文文学资料相对不易采集,因此,对于已有的资料,研究者也要防止“捡到篮子都是菜”的缺点。任何资料,从挖掘出到达成为正确靠谱的史料,都还有一系列鉴识整理的工作。被学界公认“为学精美,擅长考据”的汪毅夫研究员,在这方面获得了突出的成就。他在总结自己的治学心得时说过:“我从文件、也从口碑,从馆藏、也从民间珍藏的文件采集史料,并以沉着的态度鉴识、判定,发现了颇多似不起眼而很可说明问题的史料。我还采集一批实物和图片,亦常于冷清处发现其史料价值。”(注:汪毅夫:《火热的感情与沉着的态度》,见陈辽主编《我与世界华文文学》,香港,昆仑制作企业,2002年3月第1版,第19页。)他在《<后苏龛合集>札记》一文中, 对台湾近代作家施士洁及其文学活动详加考据,得出好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如他亲到施士洁原籍地——福建省石狮市永宁乡西岑村检查,访得《温陵岑江施氏族谱》,查察施氏故居、《岑江施氏重建家庙碑》、墓葬,并采集施氏后代口碑,据此校正了志乘中的错误,认为“施氏平生应是1856年而不是有关史志往常所记的1855年”。又如对于台湾牡丹诗社的创办年份,传统上有1891、1892和1895年三种说

文档评论(0)

150****09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