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的故事 [《先生鲁迅》的遗憾] .docx

鲁迅先生的故事 [《先生鲁迅》的遗憾] .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鲁迅先生的故事 [《先生鲁迅》的遗憾]       近期,偶见央视10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新推出了一部名叫《先生鲁迅》的文献纪录片。据我的印象,这些年专门以鲁迅为素材的电视节目,似乎接连出过不少,但真正制作精良,内容和形式都比较有新意的,却着实不多。   这大概有点像一般现代文学专业的老师讲课,明知道鲁迅很重要,也很值得一讲,但实际上真正要讲好鲁迅,并且讲出一定的创见和深意,给人以真切的触动、启益,又非常不容易,所以一时慨然性起之后,很难落实到底,即使到了,多半又是因袭旧说,兜售一些只能叫人生烦的大路货,草草了事。   照这样看,这回出的《先生鲁迅》,在技术上显然是下了功夫的。从画面的设计、剪辑,到受访专家、学者的选择、组合,再到解说词的撰写和配音,都做了相当考究的安排。   不过,单就我这两天零星看过的第3至5集中的一些片断来讲,这部全新包装的《先生鲁迅》,已经显露出一连串莫名其妙的“硬伤”,让大凡具备一点现代文学专业基础知识的观众,都不免会在深感匪夷所思之余,觉得多少有些遗憾和失望。   例如,解说词中的错误:把鲁迅前后不过7年多的留日生活,说成留学日本10年;把鲁迅留日时期的同乡好友许寿裳的名字,说成许寿常;把钱玄同废姓改称疑古玄同的事,说成钱玄同改名叫钱疑古;把从鲁迅自选集自序里摘来的一段名言“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说成“……,有的退陷,……”;把鲁迅初到北京时的北京,说成1928年以后才有的“北平”。   图片配置上也有相当离谱的错处:比如把近代制碱化工的实业家范旭东的照片,当成陈独秀的照片;把赵元任青年时期的一张照片,当成刘半农的照片;把青年朱自清的照片,当成青年周作人的照片,并跟鲁迅的照片并列于同一画面,作为周氏兄弟的影像标识。   这些错误大都是疏失所致,以这部片子所依托的实力雄厚的专业班底,对这类错误,只要多一遍细心的审看和检查,都不难察觉,不难消除。但眼下播出来给观众看的,终于还是这样一个带伤作业、有斑斑瑕疵存焉的毛糙而粗疏的版本。   通过制作这类片子,实际上,我们不仅展示了作为历史资源按文化传统和专业知识而存在的一批故人和故事,更主要的,也展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学风、文风和世风。   这后一个方面的展示,最终也许是更重要的,它能够形象地说明,我们在精神和心灵的细节上,究竟是否达到了真正足以同我们所讲述、阐释的历史、传统以及知识展开庄重对话的境界。当然,它也能够把一个连学术界和思想界都无力规避的浮躁时代、惯于消费一切和慢待一切的不堪重负的轻浅文化时尚,定格为一种颇具反讽意味的视像符号。

文档评论(0)

简历,PPT,表格专业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十二年office学习经验。 微软MOS认证专家,曾予供销社、中国银行、国家电网等企事业单位定制财务模板与PPT模板。 头条百家数十万粉丝作者,WPS稻壳儿优秀设计师。

认证主体孝感市城区墨若枫文化传媒中心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900MA4CKBU48M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