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春悲秋:寄托、抒写时代哀感.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伤春悲秋:寄托、抒写时代哀感      刘畅   伤春悲秋,在宋词中有着另一层含义,即借此寄托、抒写国破家亡、失地难收的时代哀感。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内忧外患最严重的封建王朝之一,北宋自建立起就与西北的辽、夏对峙而治;金人入侵后,南北分割。南宋以后,由于民族矛盾的尖锐,从宋、金对峙到元蒙灭宋,民族矛盾及由此引发的“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时代哀感弥漫宋代词坛;而词的特点在于“要清空,不要质实”,要眇宜修、深情委婉为其特质,这又恰恰为寄托、抒发这种复杂情怀提供了艺术审美的表现手段和表达媒介。所以,在宋代韵文,尤其是词这种文体中,伤春悲秋就有了寄托家国之思、抒写时代哀感的另外一层深意,这是此前的韵文写作中不多见的。   宋建炎元年(1127),徽宗赵佶因荒淫误国,与其子钦宗赵桓同被金兵掳往北方,终囚死异邦。北行途中,正值春季,徽宗忽见烂漫杏花,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燕山亭·北行见杏花》词。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煞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词的主调是以伤春情緒寄托家国之思。徽宗工书画,通音律,善填词,才艺堪与南唐李后主媲美。本词上阕以比兴手法描绘杏花,运笔细腻,人与花相互映衬,形神俱备。接着笔锋一转,描写杏花遭到风雨摧残后的凄凉愁苦,从它的极盛到衰败暗示作者自身的遭遇,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无限痛苦。下阕从杏花的凋零转移到自己的愁绪离恨,层层深入,愈深愈痛,所谓“离恨重重”也。先写燕子不解人语,不能托它带去重重离恨;接着叹息远离故国,跋涉艰辛,而故国遥遥,只能在梦中重游;梦中游已是虚幻,是一种对残酷现实的慰藉,而最后写道近来连梦也不做,已是表达绝望至极的麻木情绪,令人肝肠寸断。被掳之后,赵佶还写过一首《眼儿媚》,寄托亡国忧伤:“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潘君昭先生分析说:“作者以概括性很强而又极富艺术性的语言将北宋覆亡的史事,当时的社会风貌,以及亡国之君内心复杂的感情活动浓缩在短短四十八字中。”上阕极写汴京繁华和帝王生活的尊贵奢侈,所谓“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东京梦华录》)。“山林岩壑日益高深、亭榭楼观不可胜记,四方花竹奇石咸萃于斯,珍禽异兽无不毕有”(《枫窗小牍》)。下阕则通过想象、梦幻和现实之间的挪移、换位来表达作者被俘以后的悲苦心情。花城萧索,空寂无人,繁花似锦的汴京只在梦中萦绕,万般愁苦之情也只能在梦中得到安慰。   而此时梦醒,忽闻阵阵羌笛声,严酷的现实代替了梦幻。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词均写于建炎初年,南宋刚刚立国,其中以伤春感怀寄托家国之思,定下了一种弥漫朝野的审美基调。这既是现实所迫,也是一种时代风格。换言之,宋人,尤其是南宋人,在时代的重压下,伤春悲秋也无不打上了寄托家国之思、抒写时代哀感的心理烙印。再看一首李清照的《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李清照生活的年代处于两宋之交,此词作于建炎三年(1129)的建康。这里所谓“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系以长安代指北宋都城汴京,与赵佶“玉京曾忆昔繁华”同义。由于北地尽失,“梦长安”、“忆长安”、“望长安”,或“梦里故国”,就成为南宋文人一种较为典型的心理原型,辛弃疾有所谓“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之句,陆游也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之句,都是梦里边塞,虚拟豪情。   南渡之后,时局动荡,国破家亡,物是人非事事休,不时萦绕心头,所作多寓离乱之思,风格也转为沉郁苍凉。乍看上去,这首词很像一般的伤春之作,但细究起来,其中杂糅了对时局的感知。本词在“春”的意象中暗喻了国家社稷的命运,所谓“为报今年春色好”,“为报”,只是听说、传闻,暗含作者的怀疑和疑虑,自然春色如旧,而时局堪忧,天下多艰,今年形势远不如去年。末句“可怜春似人将老”,是对个人与国家命运的一种整体的预测式判断。建康为当时“行在”,为皇帝驻跸之所,又为军事重镇,而高宗却不采纳宗泽、李纲、岳飞的北伐主张,不但收复失地无望,连建康也势如累卵,危在旦夕了。同年,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病逝,随后金兵迫近建康,她携书逃出,其后一路南逃。伤春情怀中寄寓爱国伤时之思,是这首词的最大特色。此外,李清照还有一些词也表现了故国之思和家国之恨,如《满庭芳》、《永遇乐》等。稍后的南宋爱国词

文档评论(0)

简历,PPT,表格专业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十二年office学习经验。 微软MOS认证专家,曾予供销社、中国银行、国家电网等企事业单位定制财务模板与PPT模板。 头条百家数十万粉丝作者,WPS稻壳儿优秀设计师。

认证主体孝感市城区墨若枫文化传媒中心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900MA4CKBU48M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