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行业印刷过程现象和印刷参量.pptx

印刷行业印刷过程现象和印刷参量.pptx

  1. 1、本文档共1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第九章 印刷过程现象和印刷参量;重点内容;第一节;选择色序原因;一、确定色序的原则;2.按油墨黏度安排色序;3.按墨层厚度安排色序;4.按油墨透明度安排色序;5.按纸油墨明度安排色序;6.按网线角度安排色序;7.按成本安排色序;8.风景画与人物画色序 ;9.按利于套印安排色序;10.按纸张性质安排色序;二、单色平版印刷机的色序安排?;2.湿压干叠印;3.先印黄版;4.调整色序;5.与打样色序一致;6.保证套印准确;7.同批产品同油墨;三、双色平版印刷机印刷色序安排;1.双色平版印刷色序种类;2.三种色序特点;(2)品红(青)→黄——黑→青(品红)或青(品红)→黑;(3)品红→青或 青→品红——黑→黄;四、四色平版印刷机印刷色序安排;1.网线版按湿压湿叠印要求;2.色序取决于图文面积;3.根据实际印刷品确定;4.对油墨物理性能要求;第二节 印刷中的参量与现象;一、油墨的叠印与渗透;(1)叠印率;② 光学密度表示法 ; 改写公式;滤色镜颜色;测复合色的滤色镜;密度计测得的DY+M,即品红、黄两色油墨叠印起来的墨层的密度 ;如Y+M;使用红滤色片可测:    fD(M+C)=(DM+C-DM)/DC×100% fD(Y+C)=(DY+C-DY)/DC×100% 使用绿滤色片可测:   fD(Y+M)=(DY+M-DY)/DM×100% fD(C+M)=(DC+M-DC)/DM×100% 使用蓝滤色片可测:    fD(M+Y)=(DM+Y-DM)/DY×100% fD(C+Y)=(DC+Y-DC)/DY×100%;(2)干式印刷;油墨分裂;防止晶化;叠印率与印刷间隔 ;(3)湿式印刷;油墨分裂; 2. 油墨的渗透;无印刷压力时, 有印刷压力时, 式中,R为纸张毛细管半径;p为印刷压力;η为油墨的黏度;t为渗透时间;γ为油墨的表面张力。 没有印刷压力,油墨仅靠毛细管作用渗透 高印刷压力,油墨在纸张毛细管作用力和印刷压力的双重作用下进行渗透,其中印刷压力的作用是主要的。;(2)涂料纸的油墨渗透;如果油墨对涂料纸总的渗透时间是t,涂料层厚度为l1,纸基层厚度为l2,在涂料层毛细管全部充满油墨的情况下,油墨在时间t内对涂料纸总的渗透深度为h, 式中,R1为涂料层毛细管半径;R2为纸基层毛细管半径;η为油墨的黏度;t为渗透时间???γ为油墨的表面张力。;二、油墨的剥纸;1.纸张表面强度与拉毛速度;拉毛速度表示强度;2.拉毛速度与印刷速度;关系式;3.影响拉毛速度的其他因素;压力不足段,拉毛速度随印刷压力的增大急剧下降;压力过大段,拉毛速度有所上升;工作压力段,印刷压力变化对拉毛速度影响不大 温度下降,油墨粘度和粘着性增加,拉毛速度下降 ;4.纸张的湿掉毛;5.减轻纸张掉粉、掉毛的方法;解决方法; 三、印刷静电;带电机理:接触、分离----摩擦起电 载流子为电子 载流子:乘载工具的粒子 导体:载流子为电子 两金属固体接触(受压摩擦),失电子带正电,得电子带负电----产生静电;载流子为离子 ; 2.放电;静电序列;3.静电的危害 ;(2)油墨带电 ;4.静电消除方法;(3)湿度控制法 :提高纸张表面电导率,加速电荷的泄漏 (4)摩擦纸面 :纸张一般带负电,用静电序列中纸张左边物体摩擦纸面,产生正电和负电抵消 (5)抗静电剂:将抗静电剂(表面活性剂)通过添加(填充)技术或涂层技术,对树脂或基材进行改性的方法,是较为彻底和完善的抗静电技术。 ;(6)静电消除器;3)自感式消除静电 ;四、油墨的墨雾 ;1.产生油墨墨雾的原因;在墨丝断裂时,墨丝断片边缘存在的双电层遭到破坏,分成正负两种电荷,一部分电荷残留在油墨中,而相反的电荷向空中逃逸。 残留在油墨中的电荷要集结在墨辊和纸面上,墨丝断片则由于墨辊上也带有同种电荷被排斥而逐出,形成飞墨 ;油墨微粒的带电理论(2) ;墨膜在墨辊间分裂瞬间,内部产生空洞,随后转成泡核,逐渐长大形成墨丝,与主体脱离,形成飞墨 ;结论;2.影响墨雾的因素;(4)油墨的影响 ;3.墨雾的检验;4.减轻墨雾的方法 (1)改进印刷机供墨系统。①短墨路;②加大墨辊直径;③装金属线通电斥电荷;④装防护装置 (2)增加车间空气湿度 (3)改进油墨性能 ①加硅树脂,增加弹性;②加电解质,增加导电性;③加增塑剂,抑制泡核形成。; 五、干燥和背面蹭脏;(1)油墨干燥的形式 ;印刷中,油墨在印刷压力作用下,渗入承印物的表层,为加压渗透; 离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单招、专升本试卷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