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电子教案.pptx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防火防爆和电气安全;第一节 防火技术;2.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质 凡能与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物质,都可称为可燃物质。 可燃物质种类繁多,按物理状态可分为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类 。 ;(2)助燃物质 凡是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能与可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引起燃烧的物质均称为助燃物。 ;(3)点火源 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均可称之为点火源。;常见火源类型;注意: 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是导致燃烧必要非充分条件。上述“三要素”同时存在,燃烧能否实现,还要看是否满足量上的要求。在燃烧过程中,当“三要素”的量发生改变时,也会使燃烧速度改变甚至停止燃烧。 ;3.燃烧过程;a.混合燃烧 可燃性气体预先同空气(或氧气)混合,而后进行的燃烧即为混合燃烧 b.扩散燃烧 若可燃性气体与周围空气一边混合一边燃烧,则称为扩散燃烧 ;a.蒸发燃烧 液体蒸发产生的蒸气进行燃烧叫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难挥发可燃液体的燃烧是受热后分解产生的可燃性气体进行燃烧,称为分解燃烧。 ;a.火焰型燃烧 固体燃烧一般有火焰产生,故又称火焰型燃烧。 b.表面燃烧 当可燃固体燃烧到最后,分解不出可燃气体时,就剩下炭,此时没有可见火焰,燃烧转为表面燃烧或叫均热型燃烧。;4.燃烧的特征参数 (1)燃烧温度 可燃物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部分被火焰辐射散失,而大部分则消耗在加热燃烧上,由于可燃物质所产生的热量是在火焰燃烧区域内析出的,因而火焰温度也就是燃烧温度。 ;(2)燃烧速度 a.气体的燃烧速度 气体的燃烧性能常以火焰传播速率来表征,火焰传播速率有时也称为燃烧速率。 燃烧速率是指燃烧表面的火焰沿垂直于表面的方向向未燃烧部分传播的速率。 ;管道中气体的燃烧速率与管径有关。当管径小于某个小的量值时,火焰在管中不传播。若管径大于这个小的量值,火焰传播速率随管径的增加而增加,但当管径增加到某个量值时,火焰传播速率便不再增加,此时即为最大燃烧速率。 表1 某些气体在空气中的火焰传播速度 ;b.液体的燃烧速度 液体燃烧速率取决于液体的蒸发。; 表2 不同液体的燃烧速率;c.固体的燃烧速率 固体燃烧速率,一般要小于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不同固体物质的燃烧速率有很大差异。 ;(3)热值 指单位质量的可燃物质在完全烧尽时所放出的热量。 可燃物质燃烧爆炸时所达到的最高温度、最高压力及爆炸力等均与物质的热值有关。 ;二、燃烧类型;1.闪燃和闪点;种类 ;2.着火和燃点;表4-3 常见可燃物质的燃点(℃);3.自燃和自燃点;表4-4 常见油品的闪点和自燃点(℃);注意:自燃与点燃的区别 自燃时可燃物由于受到外界热源间接加热,受热比较均匀,发生燃烧时可燃物整体温度较高,燃烧几乎是在整个可燃物或相当大的范围内同时发生。 点燃时,可燃物整体温度一般不高,只有在与明火直接接触处局部温度很快升高而引起燃烧,可是燃烧时旨在热边界发生,然后依据火焰传播特性向可燃物的其他部分传播。;注意:闪点与燃点的区别 燃点时燃烧的不仅是蒸气,还有液体,移去火源能够继续燃烧。 闪点时移去火源后闪燃即行熄灭。 ;三、防火措施;2.防火技术措施;(1)控制火灾危险性物质 ;a.用难燃或不燃溶剂代替可燃溶剂 在萃取、吸收等单元操作中,用燃烧性能较差的 溶剂代替易燃溶剂,会显著改善操作的安全性。;b.根据燃烧性物质的特性分别处理 遇空气或遇水燃烧的物质,应该隔绝空气或采取防水、防潮措施,以免燃烧或爆炸事故发生。 燃烧性物质不能与性质相抵触的物质混存、混用; 遇酸、碱有分解爆炸危险的物质应该防止与酸碱接触; 燃烧性液体或气体,根据它们的闪点、爆炸范围、扩散性等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措施。 ;c.密闭和通风措施;d.惰性介质的惰化和稀释作用 惰性气体保护作用 惰性气体用量;e.减压操作 爆炸下限下的易燃蒸气的分压即为减压操作的安全压力。 减压操作应用的实质上是爆炸下限下的质量浓度。 ;(2)点火源的控制 ;a.明火的点燃及其控制对策 ①加热用火的控制 加热易燃液体时,应尽量避免采用明火;如果必须采用明火,则设备应严格密闭,并定期检查,防止泄漏。工艺装置中明火设备的布置,应远离可能泄漏的可燃气体或蒸汽(气)的工艺设备及贮罐区;在积存有可燃气体、蒸气的地沟、深坑、下水道内及其附近,没有消除危险之前,不能进行明火作业。 ;?维修用火的控制 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厂房内,应尽量避免焊割作业,必须进行切割或焊割作业时,应严格执行动火安全规定。;b.高温物体及其控制对策 所谓高温物体一般是指在一定环境中向可燃物传递热量,能够导致可燃物着火的具有较高温度的物体。; ①铁皮烟囱 应避免烟囱靠近可燃物,烟囱通过可燃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单招、专升本试卷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