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医理论来认识治疗糖尿病(药监学院).pptx

用中医理论来认识治疗糖尿病(药监学院).pptx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癸巳小雪;前 言;上 篇;世界与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居高不下;;中国人糖尿病的患病情况;近10年,我国糖尿病发展趋势迅猛;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呈显著增长趋势;;上 篇;;中国人绝大部分是2型糖尿病;所有这些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T2DM;中国代谢综合征的定义;糖尿病:一种系统性疾病;上 篇;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May 2005, Vol 25,(3): 174-8;0;作用机制限制单药疗效;各种降糖药不良反应;上 篇;;上 篇;行 动;下 篇;传统认为: ;消渴 (瘦);这是因为: ; 西医专家指出:“典型的三多症状是在中等 程度以上的糖尿病病人中出现”。因此, 按照消渴辨治糖尿病,必然难以取得满意疗效。;下 篇; 1、分析糖尿病中医药诊治的特点 ;2、糖尿病发展的四个阶段;郁——疾病早期,由于长期饮食积滞或情志不调等,使 机体处于一种郁滞状态。 热——郁的基础上日久化热。热邪弥漫,波及脏腑,则 见肝热、胃热、肠热、肺热、血热等。 虚——火热持续,耗气伤阴及脏腑元气,致虚象渐露, 形成虚实夹杂。 损——由虚致损,表现为脏腑脉络的虚损,根本在于脉 损(大血管)和络损(小血管)。;3.辨证论治;3.1.2肝郁气滞证 症状:情绪抑郁,喜太息,胁肋胀满,脉弦。 方药: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加减:纳呆加焦三仙;抑郁易怒加丹皮、赤芍;眠差加炒枣仁、五味子。 ;3.2热 偏于内热者: 3.2.1肝胃郁热证 症状:胸胁胀闷,面色红赤,形体偏胖,心烦易怒,口干口苦,脉弦数。 方药:大柴胡汤(《伤寒论》)。 加减:舌苔厚腻,加化橘红、陈皮、云苓;兼舌苔黄腻,脘痞,加五谷虫、红曲、生山楂;兼舌暗,舌底脉络瘀,加水蛭粉、桃仁。 ;3.2.2肺胃热盛证 症状:口大渴,喜冷饮,汗出多,脉洪大。 方药:白虎汤(《伤寒论》)加减或桑白皮汤(《古今医统》)合玉女煎(《景岳全书》)加减。 加减:心烦加黄连;大便干结加大黄;乏力、汗出多加西洋参、乌梅、桑叶。 ;3.2.3热毒炽盛证 症状:口渴引饮,心胸烦热,体生疥疮、痈、疽、或皮肤瘙痒,便干溲黄。 方药:三黄汤(《千金翼》)合五味消毒饮(《医宗??鉴》)。 加减:心中懊恼而烦,卧寐不安者,加栀子;皮肤瘙痒甚加苦参、地肤子、白鲜皮;痈疽疮疖焮热红肿甚加丹皮、赤芍、公英。 ;偏于中满者: 3.2.4胃肠实热证 症状:脘腹胀满,痞塞不适,大便秘结难行,或有口臭,多食易饥,脉数有力,右关明显。 方药:大黄黄连泻心汤(《伤寒论》)加减或小承气汤(《伤寒论》)。 加减:口渴甚加花粉、生牡蛎;大便干结不行加枳壳、厚朴,并加大大黄、元明粉用量;大便干结如球状,加当归、首乌、生地;口舌生疮、心胸烦热,或齿、鼻出血,加黄芩、黄柏、栀子、公英。 ;3.2.5痰热互结证 症状:形体肥胖,腹部胀大,胸闷脘痞,舌体胖,苔黄腻,脉弦滑。 方药:小陷胸汤(《伤寒论》) 。 加减:口渴喜饮加生牡蛎;腹部胀满加炒莱菔子、焦槟榔;不寐或少寐加竹茹、陈皮;3.2.6肠道湿热证 症状:脘腹痞满,大便黏腻不爽,苔黄腻,脉滑数。 方药:葛根芩连汤(《伤寒论》)。 加减:苔厚腐腻去炙草,加苍术;纳食不香,脘腹胀闷,四肢沉重加苍术、藿香、佩兰、炒薏苡仁;小便不畅,尿急、尿痛加黄柏、川桂枝、知母;湿热下注肢体酸重,加秦皮、威灵仙、防己;湿热伤阴加花粉、生牡蛎。 ;3.3虚 3.3.1热盛伤津证 症状:口大渴,喜冷饮,汗多,乏力,脉洪大而虚。 方药: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或消渴方(《丹溪心法》)。 加减:口干渴甚加瓜蒌根、生牡蛎;便秘加玄参、生地、麦冬;热象重加黄连、黄芩,太子参易为西洋参;大汗出,乏力甚加浮小麦、乌梅、白芍。 ;3.3.2阴虚火旺证 症状: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口干口渴,少寐多梦,脉虚细数。 方药:知柏地黄丸(《景岳全书》)。 加减:失眠甚加夜交藤、炒枣仁;火热重加黄连、乌梅;大便秘结加玄参、当归。 ;3.3.4气阴两虚证 症状:消瘦,疲乏无力,易汗出,心悸失眠,舌红少津,脉虚细数。 方药:生脉散(《医学启源》)合增液汤(《温病条辨》)。 加减:口苦、大汗、舌红脉数等热象较著加黄连、黄柏;口干渴、舌干少苔等阴虚之象明显加石斛、花粉、生牡蛎;乏力、自汗等气虚症状明显加黄芪。 ;3.3.5脾虚胃滞证 症状:心下痞满,呕恶纳呆,舌淡胖苔腻,脉弦滑无力。 方药:半夏泻心汤(《伤寒论》)加减。 加减:腹泻甚易干姜为生姜;呕吐加苏叶、苏梗、旋复花等;便秘加槟榔、枳实、大黄;瘀血内阻加水蛭粉、生大黄。 ;3.3.6上热下寒证 症状:胃脘灼热,或呕吐,下利,手足及下肢冷。 方药:乌梅丸(《伤寒论》)加减。 加减:下寒甚重用肉桂;上热明显重用黄连、

文档评论(0)

文档收藏爱好者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事业编考题需要答案请私聊我发答案

认证主体莲池区卓方网络服务部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FXTU3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