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德_中国民间故事.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民间故事 - 医德 作者:张玉国 淄川,蒲松龄的故乡, 坐落在今山东省第二大高峰鲁山脚下。 这里丘陵 起伏,群山环抱,雨量充足,气候宜人,很适宜各种野生动植物的生长。在淄川 的东南部,有一个村叫月牙村,这里山清水秀,不但村名好听,而且人长得也漂 亮。 话说解放前这村里有一户李姓人家,主人叫李皓,三十多岁,高挑个儿,四 方大脸,浓眉大眼,是典型的善良人家之后, 妻子张氏更是娇媚俊俏, 善良能干, 他们可算是郎才女貌。 同乡亲们一样, 他们也是过着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自然 生活。膝下有一子一女, 儿子已九岁了, 小女刚满两岁,一家人生活的其乐融融。 天有不测风云,这年春天,其子小杏林腿上起了一个狼癍疮,有点化脓了, 疼得直哭。 李皓就带着小杏林, 到离村有十几里路外的一个村庄去看。 据说那里 有一个老中医,专门看这种病。在那里,老中医抬眼看了看放在桌子上的礼物, 略微问了一下病情, 就叫手下把浓给挤了出来, 随后把药给上上了, 说是过几天 再来。回来后小杏林一点好转也没有, 反而疼得越狠了, 肿得也越厉害了。 无奈, 过几天带着礼物再去,老中医同样先看看礼物,再给下药,回来同样不管事。就 这样来回折腾了五、 六趟,直到老中医认为礼物够多了, 他才真正给你下药治病 呢。其实,这种病下一次药就够了,他非得让你跑上五、六趟,把钱全部花上, 你说可恶不可恶。 这件事后, 李皓越想越觉得老中医也太缺德了, 他这是认为老百姓缺少医药 知识,在有意识的糊弄老百姓,赚昧心钱。山区里一直缺医少药的,现在这十里 八村的只有这么一个医生, 得坑害多少老百姓啊。 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外出学医, 将来好给乡亲们解除痛苦。 妻子张氏坚决支持丈夫想学医的想法, 没过几天就送 丈夫远去了。 李皓不知经过了多少曲折,最后在离家几百里外的一个小山村安顿下来了。 这里有一户行医人家, 一家人心地善良, 李皓在那里除了帮着干些杂活以外, 就 是勤勤恳恳, 夜以继日的跟着老师学习些中医知识。 经过近两年的时间, 他就基 本上能够独立看病了。思乡心切,老先生又把家传的几个中医秘方传授给了他, 1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把一些治疗疑难杂症的办法一一教给了他, 他就告别了老先生, 又回到了他的故 乡。 回来后他没有急着给人看病, 他到山上采集了各种各样的中草药, 按照老先 生教的,进行比对、熬制,熬好的中药自己先喝,有时妻子主动替他试喝,制出 来的膏药自己先贴, 或先在自己孩子身上试帖, 直到自己认为很放心了, 才渐渐 得给周围的乡亲们看病。 乡亲们有点头疼脑热的, 从他这里包上点药, 回去熬熬 喝了就好了。身上长个疖子疮啊什么的,来他这里,他把浓给挤出来,用纸把药 卷好捻起来, 慢慢的续到疖子里边, 把早已熬制好的膏药用火烤一烤, 慢慢的揭 开,趁热贴到疮口上,很快疖子就会慢慢的消肿。过几天,再把膏药揭下,把纸 捻子抽出来,在疮口处再敷上点药, 再重新贴上一块膏药, 疮口很快就会痊愈的。 这样一来, 李皓的名声越来越大, 十里八村的乡亲们有个头疼脑热的都喜欢 到他这里来看看。他看病从来不收钱的, 药是从山上采来的, 膏药是自己熬制的, 就是为乡亲们图个方便。自己有地,种的粮食尽够吃的,根本不用再收钱。可是 这样病人来的多了,地里的活也就真有点顾不大上了,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