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离骚》解题 1.题解:“离骚”二字,历来颇多不同解释: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离骚》者,犹离忧也。” 班固《离骚赞序》:“离,犹遭也;骚,忧也,谓已遭忧作辞也。”(按,离同罹。) 王逸《楚辞章句》:“离,剥也;骚,愁也。” 前人的说法,似乎大同小异,我们不妨集而广之,理解为因遭受祸患而抒发忧愁愤懑之情,想不致有大错。若要选择一家之言呢,我看班固的解释比较切合诗的内容。 第三节 《离骚》 二、《离骚》的写作年代 关于《离骚》的写作时间,历来说法不一,至今悬而未决。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任楚怀王左右时,上官大夫“心害其能”,屡谗之,“王怒而疏屈平。屈平嫉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但其《报任安书》又云:“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从诗的内容看,《离骚》当作于诗人晚年。其理由如下:第一,诗人于顷襄王时被流放东南,诗中记述的地方风物如“沅湘”,“苍梧”、“九嶷”等皆在江南。第二,古人七十称老,诗中有“老冉冉其将至今”、“恐年岁之不吾与”等语。第三,诗中多处流露出屡受挫折产生的悲愤情绪和决死之辞,如“虽九死其犹来悔”,“伏清白的死直今”、“宁溘死以流亡兮”、“吾将从彭威之所居”种种情形和被逐江南后,痛感政坏国危而自己难近君侧的心情是相合的。 三、《离骚》的思想内容 1、忠君与爱国 诗人反复申说其修明法度,任用贤能,使国家富强的崇高理想,揭露楚国反动贵族集团排斥贤能,因循误国的罪行,表现了诗人为追求光明,坚持正义而顽强斗争的高尚精神,即使被疏远、流放,也始终不渝地“眷顾楚国,系心怀王”,表达诗人热爱祖国眷恋故土的深厚感情。在这里,忠君与爱国是统一的。 2、美政理想与身世之感 作品曲折、深刻地写出了诗人大半生的思想和行事。在叙述中,诗人将他的思想、感情、想象、人格融合为一,通过高度的艺术手法和瑰丽的文采,倾吐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表达出对昏庸王室和庸俗腐朽贵族的愤慨,流露出爱祖国爱人民的深厚感情,使我们体会到一个伟大的灵魂追求真理,追求光明而感到幻灭的悲剧。 1、高洁坚贞的人格形象 《离骚》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塑造了一个峻洁高大的抒情主人翁的形象。诗中用诗人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在他的作品上打下了异常鲜明的个性烙印,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爱国激情,有崇高政治理想和高尚人格的伟大诗人塑像。 四、《离骚》的艺术成就 2、香草美人:象征和意境 (1)、丰富奇特的想象。 屈原的想象力似横驰骋,超越了时间、空间即整个宇宙的范围。后半部诗,把现实跟曲折奇丽的神话境界和神话人物融为一体,构成恍忽迷离、变幻多姿的画面、宏伟壮观的场景,以此来表现诗人寻求知己的强烈愿望和追求理想的顽强斗争精神,为我国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开辟了源头。 (2)、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 继《诗经》之后,《离骚》中大量地运用多种多样的比喻象征手法,来表现作品的主题。如以求女象征追求“美政”,以“美人”比喻君王,把君臣关系比作夫妻关系,以众女妒美喻群小嫉贤,(众女嫉余之娥眉兮),以规矩,绳墨喻国家法度,以香兰恶草比喻真善美和假恶丑两种不同的品质,构成一种象征,使人透过兰草的气息联想到政治斗争的内容和人物的性格品质,加深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同时使作品绚烂多彩,产生出一种寄托幽远,耐人寻味的意境,这一手法开创了我国古典文学史上的香草美人寄情言志的传统。 (3)、抒情与叙事相结合。 《离骚》虽是政治抒情诗,但故事性很强。第一部分以自传体形式叙述自己的身世和不幸遭遇。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中,穿插了女媭劝告,南征陈辞,上叩天阍,追求上女、追求下女、灵氛占卜,巫咸降神,远游西海等八个叙事性故事情节片断,使后半部分诗波澜起伏,千回百转,一会儿似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倏忽间却又柳岸花明,转出一个新的境界,从而把诗人长期的斗争经历和复杂的心灵历程及强烈的感情波澜表达得淋淳尽致。 3、形式和语言 民歌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语言。《离骚》二句一韵,二韵一节“合一字用在一、全句末”的形式是楚国民歌的基本形式。字数不等,又多偶句,如最长的句子如“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等,是九言,最短的句子“已矣哉”,三言。其他的六言、七言为主。 偶句如: “朝搴陛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朝饮木之坠霪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错落中见整齐、整齐中又有变化。 《离骚》在简练的语言中吸收了楚国方言,如“羌”、“侘傺”、“ ”“蹇”,更突出了民歌风味。运用大量联绵字,如“零落”、“驰聘”、“陆离”(双声),“逍遥”、“偃蹇”、“顑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