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少先队知识广播稿 5 篇
中国少年先锋队 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 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
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 1949 年 10 月 13 日是中国少年先锋
队建队日。
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创立者是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委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直接领导中国少年先锋队。 中国
少年先锋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起成立。
团结教育少年儿童听党的话 , 爱祖国, 爱人民, 爱劳动,
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 , 努力学习 , 锻炼身体 , 培养能力 , 为国 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 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
人才, 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服务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维护少年儿童的正当权益。让少年儿童认识到自己保卫国家、 感谢国家培养的责任与义务。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旗是五角星加火炬的红旗。少先队的 队旗是少先队组织的标志。队旗为红色,象征革命胜利,队
旗中央的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火炬象征光明。
队旗寓意着: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进。 少先队员要热爱自己的队旗,在举行集会、队旗出场和退场
时,队员应严肃、立正并敬礼。 大队旗,高为 90 厘米,长
为 120 厘米,旗中心有黄色五角星及火炬。可用布、绸、缎 或其他质的材料制作。 中队旗,
高为 60 厘米,长为 80 厘米,一端剪去高为 20 厘米、
底宽为 60 厘米的等腰三角形,形成一个三角缺口。五角星 及火炬在以 60 厘米为边长的正方形中心。可用布、绸、缎 或其他质的材料制作。
1990 年 10 月 15 日在 中国少年先锋队代表大会上通过
《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确认五角星加火炬和写有“中国少 先队”的红色绶带组成我们的队徽。队徽的使用应该庄重、 严肃。队的各级代表大会、团委、少工委的会议室、队室, “六一”、建队日的活动场所以及有关少先队的外事场合等 可以悬挂队徽。队的各级组织颁发的奖状、奖旗、奖章、证 书、光荣证和其他荣誉性文件、证件及队的报刊上可以加印
队徽。
红领巾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它是五星红旗的一角,
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红领巾的结法。 将红领巾披在肩
上,钝角对脊椎骨,右角放在左角下面,两角交叉。 将右
角经过左角前面拉到右边,左角不动。
叉的空隙中拉出,右角恰绕过左角一圈。
右角经左右两角交
将右角从此圈中
拉出,抽紧。将两角的褶皱摊平。 中国共产党将红旗的一 角作为少先队员的标志,就是要求他们学习先辈为真理而奋
斗的精神, 继承革命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为实现共产主义勇敢前进。 每个少先队员不仅要佩带红领
巾,而且要用自己的行为保持红领巾的荣誉,并为红领巾不
断增光添彩
1949 年 10 月 13 日, 中国共产党委托共青团建立全国统
一的少年儿童组织——中国少年儿童队。 1953 年 6 月, 改为
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少先队继承了革命战争年代 儿童团的优良传统,与过去的儿童团一样,用红领巾作为自 己的标志。红领巾是用中国人民的鲜血染红的,它代表着无
数英雄的心血。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象征着革命的胜利。
行少先队队礼要立正站直, 右手五指并拢, , 手腕自然挺直,
前肘弯曲,掌心向里,经前胸高举头上,距前额上一拳。掌
心向左前,眼睛注视受礼者,表情庄重严肃。 少先队的敬
礼是右手五指并紧,高举过头,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因为,人民最伟大,人民创造财 富,人民创造文明,人民创造历史。我们党是为人民的利益 而奋斗的。
中国少年先锋队的第一首队歌是郭沫若作词,马思聪作
曲,歌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第二首队歌作于 1962
年, 周郁辉词, 寄明曲, 是故事片 《英雄小八路》 的主题歌,
原名《我们是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 。 1978 年被定为中国少
年先锋队队歌。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 我们是共产
主义接班人, 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 爱祖国, 爱人民,
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 不怕困难,不怕敌人, 顽强学 习,坚决斗争, 向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