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县一小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古诗两首九月九日忆兄弟课件1鲁教版.ppt

寿宁县一小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古诗两首九月九日忆兄弟课件1鲁教版.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寿宁县一小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古诗两首九月九日忆兄弟课件1鲁教版;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九岁就以文才出名,十七岁时写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 茱萸(zhu yú):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一种香草)古时候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人们都喜欢插戴茱萸,据说这样可以避邪、消灾。 ;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人有在重阳节登高,佩带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 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重阳节;休息时间到啦;重阳节;登高;赏菊 ;重阳糕;菊花酒;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 在 /异 乡 /为 /异 客, 每 逢 /佳 节/ 倍 /思 亲。 遥 知 /兄 弟/ 登 /高 处, 遍 插 /茱 萸 /少/ 一 人。 ;解说: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独自流落他乡,长做异地之客, 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眷亲。 遥想今日重阳,兄弟又在登高, 他们佩带茱萸,发觉少我一人。; 此时此刻,他真想对双亲说:“父母啊……” 此时此刻,登山的父母,弟妹伙伴说:……;今天的分别是为了明天的相聚! 我们身边处处是朋友!处处是欢乐!;作业;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我不能失信;会认5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 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认的字; 多音字;;忘记:应该做的或原来准备做的事情因为疏忽而没有做;没有记住。 造句:糟糕,我临走前忘记给小猫喂食了。 道歉:表示歉意,特指认错。 造句:他为错怪同学小强而向他诚恳地道歉。 失信:答应别人的事???做,失去信用。 造句:我们可不能因为一时贪玩爽约而失信于人。 ; 近义词;休息时间到啦; 反义词; 词语辨析;运用示例: 我感到十分( ),如此( )美丽的雾凇景观是怎样形成的呢?; 1.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 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写宋庆龄非常想去伯伯家看那些漂亮的鸽子。 第二部分(2~10):写宋庆龄为了不失信于朋友小珍,说服了爸爸妈妈,坚持留在家里。 ; 2.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位朋友家去,而宋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虽然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再接待朋友,可是宋庆龄还是坚决留了下来,履行了自己诺言。故事赞扬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尚品质。; 1.从第1自然段“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 了”这句话中能体会到什么? 从“早”“盼着”两个词语可以体会到宋庆龄想去伯伯家的那种迫不及待的心情。; 2.宋庆龄为什么盼着去那位伯伯家?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因为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写出了鸽子的漂亮、可爱,从中可以看出宋庆龄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看那些鸽子。如此想去而未去,表明了她为守信做出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3.第3自然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表现了什么? 这一段运用了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 通过爸爸的神态和语言,表现了他的慈爱和疑惑。; 5.第5自然段中“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是什么句式?在文中有何表现效果? 这是一个反问句,强调了宋庆龄一直想去伯伯家。;反 问 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反问句分为肯定反问句和否定反问句。 肯定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 6.爸爸建议宋庆龄“改天再教小珍吧”,妈妈劝说宋庆龄回来再“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叠花篮”。你认为这两种做法好吗?为什么? 这两种做法看似可行,但都不好。 因为这些都是不守信用的表现。; 7.第6自然段写道:“‘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你从宋庆龄的语言和动作中能体会到什么? 宋庆龄的话说明她已认识到尽管改天教小珍叠花篮不是不可以,但是让她来了却发现自己走了,会让小珍热别失望、难过。如果说父亲问庆龄怎么不走时,她的回答还略显犹豫的话(因为庆龄仅仅说明她当天要教小珍叠花篮,并未表明她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nshao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会套用和修改,省时省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