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二版)课程资源 阅读欣赏 诗歌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ppt).pptxVIP

《大学语文》(第二版)课程资源 阅读欣赏 诗歌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ppt).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高启教学目标素质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1.了解诗中运用的典故2.了解怀古诗1.掌握诗的主旨1.增强诗歌审美素养教学重难点重点:1.卒章显志手法在本诗中的运用2.本诗的主旨难点:1.本诗的主旨作者小传创作背景目 录认识怀古诗内容述评艺术赏析拓展延伸思辨感悟作者小传 高启(1336-1374),元末明初诗人。字季迪,号青丘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高启为人孤高耿介,思想以儒家为本,兼受释、道影响,厌倦朝政,不羡功名利禄。 洪武三年(1370)秋,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固辞不受,返青丘以教书治田自给。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 高启在文学上的最大成就,则是在元末明初这段以演义、小说、戏曲为主流文化的不利环境下,独树一帜的挑起了发展诗歌的重担,并改变了元末以来缛丽不实的诗风,从而推动了诗歌的继续向前发展。 其诗清新超拔,雄健豪迈,尤擅长于七言歌行。1.部分诗歌描写了农民劳动生活,如《牧牛词》《捕鱼词》《养蚕词》等。这些诗没有把田园生活理想化,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阶级剥削和人民疾苦。2.部分是个人述志感怀、游山玩景以及酬答友人之作,也有对统治阶级微露讽刺。如《寓感》《太白三章》《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 鉴于高启在诗歌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不仅后人尊称他为“明初诗人之冠”,而且历代诗评家也都对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大清第一才子”清人赵翼在《瓯北诗话》中推崇他为“(明代)开国诗人第一”;一代伟人、诗人毛泽东干脆在自己的书法作品中称高启为“明朝最伟大的诗人”。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明代开国未久之际。作者生当元末明初,饱尝战乱之苦。当时诗人正应征参加《元史》的修撰,怀抱理想,要为国家作一番事业。当他登上金陵雨花台,眺望荒烟落日笼罩下的长江之际,随着江水波涛的起伏,思潮起伏,有感而作。创作背景认识怀古诗题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怀古诗目的: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以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中国古代诗词中内容、思想较沉重的作品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手法:用典、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风格:或苍劲悲凉,或含蓄沉郁。月夜金陵怀古李白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天文列宿在,霸业大江流。绿水绝驰道,青松摧古丘。台倾鳷鹊观,宫没凤凰楼。别殿悲清暑,芳园罢乐游。一闻歌玉树,萧瑟后庭秋。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方虚谷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内容述评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此四句是写景。以刚健的笔调描绘了钟山龙盘、大江奔涌的壮丽景观。大江和钟山都成了自己的化身,也是诗人的写照。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此四句是怀古。纵使秦始皇镇“金陵之气”,而金陵却依旧“佳气葱葱”,而为“我怀郁塞何由开”以下四句作了很好的铺垫。典故: 秦始皇曾在此地埋下金玉杂宝,以镇压金陵的“天子之气”,但徒劳无功,金陵依然“王气”旺盛,此时又成了新建立的朱明王朝的京城。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此处怀古。在酒酣耳热之际,登上雨花台,蓦然在“荒烟落日之中”,萌发怀古感情,陷入了对现实和历史的沉思:南朝陈后主和三国吴孙皓虽坐拥长江天险却遗下笑柄。典故1: 当年南朝陈后主君臣认为有长江天堑,江山便可稳固,却没想到后来成为北军的阶下囚。典故2: 三国时吴王孙皓听术士说自己有天子的气象,于是就率家人宫女西上入洛阳以顺天命。途中遇大雪,士兵怨怒,不得不返回。过了九年,晋军伐吴,吴在长江险要之处设置铁链,横锁江面,可是依旧挡不住进攻,孙皓只好出城投降。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不管是“前三国”还是“后六朝”,早已成了历史的匆匆过客。那些务于“割据”的“英雄”们,所建立起来

文档评论(0)

一帆风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32143125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