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矿井抽采达标工艺方案设计
第一章 矿井概况
一、交通位置
山西金业煤焦化集团有限公司古交原相煤矿位于山西省古交市原相村以东,距古交市区约14km,古交至太原既有太(原)~古(交)~岚(县)铁路,又有太佳公路相连,铁路里程54km,公路里程49km。矿区内自古交沿原平川至清徐、交城均有公路相通,交通方便。
二、矿区地质构造
本区位于吕梁山脉中段东翼,地势南高北低,最高点在井田南部麻沿岭标高1596.8m,最低点在井田北部原平川河谷,标高1235m,最大相对高差361.8m。井田内沟谷纵横,切割剧烈,地形复杂,山顶黄土广布,沟谷两侧基岩裸露,属剥蚀侵蚀中山地貌,间有山间宽谷地貌。
三、矿区地层
原相井田位于太原西山煤田马兰向斜西翼,井田内主要褶曲构造为马兰向斜和深且沟背斜,受其控制,地层总体走向NNW~NWW,与褶曲轴基线平行,倾角平缓,一般10°,断裂构造在井田北部较发育,均为正断层,北东向展布,井田北部以原相北断层(F165)为边界,与马兰井田分开,断层落差150m。井田内主要褶曲、断层、岩浆岩及陷落柱分述如下.
四、可采煤层
我矿区内主要可采煤层是山西组的02#、2#和太原组的10#(9+10)、11#煤层,现将可采煤层分述如下:
A、02#煤层
位于山西组上部,K4砂岩之下 23.57m。煤层厚0. 50~2.60m,平均l. 64m,属薄~中厚煤层,不含或含1~2夹矸,顶板主要为泥岩及砂质泥岩,底板多为泥岩及粉砂岩。02号煤层与下伏的03号煤层在井田西北部大面积合并为一层,统称02号煤层,一般含一层层位较稳定的夹石,夹石多为泥岩或砂质泥岩,上分层即02号煤层,下分层即03号煤层。在井田的西北部为合并区,煤层厚度最大,向东南逐渐分叉变薄。煤层厚度也从1号孔的2.60m,向东南角的P18号孔逐渐变薄为0.50m,变化规律比较明显。本煤层在井田内属大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
B、2#煤层:
位于山西组中部,上距02号煤层5.31~11.58m,平均7.30m,煤层厚度1.40~2.1lm,平均1.83m,属中厚煤层,一般不含夹石。厚煤带在井田的东北部的2、8、ll号孔附近,向东北、西南、南部逐渐变薄,但到西南角的7、P17号孔又有变厚的趋势。顶板多为粉砂岩及砂质泥岩,底板多为砂质泥岩及粉砂岩。本煤层属全井田可采的稳定煤层。
C、4#煤:
位于北岔沟(K3)砂岩之上,有时以其为直接底板,上距2号煤层5.93~13.82m,平均9.35m,问距变化较大,煤层厚度0~2.00m,平均0.77m,属薄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可采范围主要集中在井田东部的P108、P18号孔连线一带及西南角的7号孔附近,可采面积约占全井田的3/8。结构简单,不含或含一层夹石。顶板多为砂质泥岩或泥岩,底板多为粉砂岩或泥岩。本煤层属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
D、6#煤:
位于东大窑(L5)石灰岩或相当层位海相泥岩之下,上距L5石灰岩5.04~11.0m,平均7.45m。上距K32.62~16.73m,平均I3.08m。煤层厚0~1.62m,平均l.22m,属薄冲~中厚煤层,厚度变化除P17号孔0点外,井田的东南部较薄,向西、南、北逐渐变厚,变化规律较明显。不含或偶含一层夹石。顶板多为泥岩或砂质泥岩,底板多为砂质泥岩或泥岩。本煤层属大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
E、8#煤:
位于太原组庙沟灰岩(L1)之下,上距6号煤层30.85~44.85m,平均38.1lm,上距2号煤层平均间距为77.23m左右。煤层厚度1.54~5.61m,平均3.73m,属中~厚煤层,结构复杂,含l~4层夹石,夹石为泥岩或炭质泥岩,顶板为L1石灰岩或泥灰岩,局部具炭质泥岩或泥岩伪顶,底板多为砂质泥岩或泥岩,局部为炭质泥岩伪底。煤层最薄点在井田中部的9号孔附近,厚l.54m,向四周逐渐增厚,但到西部的7号孔附近,又有变薄的趋势,本煤层属全井田可采的稳定煤层。
F、9#煤:
位于太原组的中下部8号煤层之下,石炭系最下一层煤层。上距8号煤层2.89~11.l0m,平均5.94m。煤厚1.25~2.56m,平均2.05m,属中厚煤层,结构简单。顶板多为泥岩或砂质泥岩,底板多为砂质泥岩或泥岩。煤层厚度的总趋势是,中、南部厚,东北、西北部薄,规律性不太明显,本煤层属全井田可采的稳定煤层。可采煤层特征见表。
五、矿井基本情况汇总
主、副斜井落底于2#煤层,沿煤层底板布置运输大巷、轨道大巷。回风立井落底于2#煤层,沿02#煤层底板大布置回风大巷。全矿井采用二个水平开采,第一水平开采上组煤,水平标高+730m,下组煤距上组煤约80m,以暗斜井延伸开拓下水平,标高+630m。矿井划分为三个采区,分别为一、二、三采区,按采区顺序进行回采。采区内设置石门联合开采02#、2#煤层。煤层联合开采时,先回采02#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机械制图-形位公差培训讲义.pptx VIP
- 11.21 峥嵘岁月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 必修 音乐鉴赏.pptx VIP
- 08D800-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室外布线.docx VIP
- 16MR204城市道路-透水人行道铺设图集.docx VIP
- 肿瘤的诊断课件.ppt VIP
- DB1309T122-2022《海水池塘对虾养殖技术规范》.docx VIP
- 110kV变电站防雷接地施工方案.doc VIP
-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解析汇总(卢飒第二版) 第1--11章.docx VIP
- —机械制图与形位公差 识图与公差.ppt VIP
- 十足股份鲜食认证测试卷.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