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中元节的介绍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与除夕、
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
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中元节有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下面是小编
收集推荐的关于中元节的介绍 ,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中元节的介绍
中元节,定于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传说该日地府放出
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
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
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
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说:中元前一
日,即买练叶(一种植物的叶子,有香气),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
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七月小秋作物成
熟,讲究孝道的中国人,例要向先祖报告,并且请老祖宗尝新,所以
七月例行祭祀祖先。东汉时道教定下三会五腊日,其中七月七日为道
德腊,又是中会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五腊日主要的
内容是祭祀先祖。七月的这一祭祖日期后来随著道教将中元地官的生
日和相应祭祀日期定於七月十五日,而固定於这一天。
道教的中元节既是道教的宗教节日,也成为民俗节日。道教初起
时有三官崇拜。正一盟威道信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也有称天
、地、人三才者),以后称之为三官大帝。他们各有责司,天官为上
元赐福,地官为中元赦罪,水官则称下元解厄。道书中说,凡是这三
天,三官都要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其中地官所管为地府,当然所
检的重点是诸路鬼众了。所以这一天,众鬼都要出离冥界,接受考校
。道门中於这一天例行设醮为地官庆贺诞辰,同时信众也出资设斋为
祖先求冥福,请地官赦免罪过,早升天堂。这是中元节成为民俗节日
的主要原因。
中元节起源
第 1 页
中元节的起源,与佛教的 “孟兰盆会”也有很大的关系。 “孟兰
”是梵语,倒悬的意思,盆是指供品的盛器。他们认为供此具可解救
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佛典《孟兰盆经》中记载这么一个故
事,说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亦称目键连),得到六通(
六种智慧)后,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即用道眼视察,看到已逝去
的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头不成人形。目连十分伤心,于
是用钵盛饭,想送给母亲吃,但是饭刚送到他母亲手中,尚未入口即
化为灰烬。目连无奈,哭着请求佛祖帮助救救他的母亲。佛祖说: “
你母亲罪孽深重,你一人是救不了的,要靠十方僧众的道力才行,你
要在七月十五日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里,敬设盛大的孟兰盆
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众僧,依靠他们的感神道力,才能救出你的
母亲。”目连照佛祖的指点去做,他的母亲真的脱离了饿鬼道。佛祖
还说: “今后凡佛弟子行慈孝时,都可于七月十五日佛自恣(舒服)
时,佛喜欢日,备办百味饮食,广设盂兰盆供,供养众僧,这样做既
可为在生父母添福添寿,又可为已逝的父母离开苦海,得到快乐,以
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到了西晋,《盂兰盆经》被译成汉文,因为它所提倡的报答父母
养育之恩,和中国儒家传统的孝顺父母的思想大致相同,所以受到君
王的赞扬和重视,并在中国广为流传。自梁武帝在南方创设盂兰盆会
后,已成为一种习俗,规模有增无减。唐代宗李豫每逢七月十五日,
都要在宫中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城中的寺院也要备办供品,陈列于
佛像之前,十分虔诚。
宋、元年间,七月十五这一天已演变为民间的祭祖日,家家祭祖
亡亲,并且盛行放河灯超度孤魂野鬼活动。
到了清代,对七月十五日中元节的祭祀活动,更为重视,各地寺
、院、庵、观普遍举行盂兰盆会,并在街巷设高台诵经念文,作水陆
道畅,演《目连救母》戏,有的还有舞狮、杂耍等活动,夜晚还把扎
糊的大小纸船,放入水中,点火焚化,同时还点放河灯,称之谓 “慈
航普渡”,十分热闹。除外,当时各家各户,都要在门外路旁烧纸钱
,以祀野鬼。
时至今日,七月十五日中元节这一天,中国仍有许多地方,保持
着祭祀祖先的习俗。
民间普遍流传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
第 2 页
“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
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
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