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了解古诗大意并背诵古诗。
2、通过紧扣字词、吟咏诵读等方式感受诗人的“喜欲狂”。
3、经由本诗走近杜甫,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杜甫的诗歌。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方式感受诗人的“喜欲狂”。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歌。在学之前,老师给大家出示一段文字,同学们看看是对谁的描述。
课件出示
“站在泰山之巅,他曾豪情万丈,抱负远大:“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信步江畔,他也曾似闲云野鹤,恬淡悠闲地吟唱着:“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他常常是在壮志难酬、困顿潦倒、颠沛流离中度过。
? ? 他见证了一个王朝的衰落,他同情百姓的疾苦,他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他嫉恶如仇,他在诗中这样写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的诗是时代的实录,历史的见证,后人称之为“诗史。”
2、他是谁?(杜甫)同学们,学过他的许多诗,如《绝句》、《春夜喜雨》等。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首诗歌,大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诗歌,弄懂诗歌意思
1.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诗中。
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注意诗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其余同学认真听,看他是否把字音读准了,是否能读的字正腔圆。
3.相机正音,解释词语古今意义的不同。
重点指导以下字的读音:裳( cháng )、即( jí )、卷( juǎn )
涕泪:涕,也指眼泪。
妻子:古代指妻子和孩子。
青春:春天的景物。
4.指导停顿,七律停顿方法(二|二三)。学生再读诗歌,看其是否读出诗歌的抑扬顿挫了?
5.教师范读,
三、抓字眼,明诗意
1、我们诵读古代诗歌的最低要求是读通读顺,其次是能读出停顿、节奏,但这都不是读诗的最高境界,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要从文字中读出画面,读出声音,读到诗人的情感深处去,能够做到和诗人心有灵犀。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们需要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2、刚才同学们已经读过古诗了,那读完之后,你从事中感受到什么?你觉得整首诗中洋溢着作着一种怎样的情感?(喜悦,欣喜若狂)
3、那诗人为何会”喜欲狂”,他的表现在何处,如果同学们弄懂了这两个问题,也就理解了整首诗歌了。
为了更好理解诗歌,我们需要了解时代背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涉及到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安史之乱。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资料,我们一起走进当年那段历史。
2、课件播放安史之乱的资料,介绍当时国家、人民、杜甫遭受的灾难。
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可怜王孙泣路隅。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杜甫在叛军横行、生灵涂炭的战乱中度过了八年呀!这两千多个日日夜夜,他无时无刻不渴望结束漂泊生活,早日回到故乡。盼呀盼呀,杜甫的头发都白了,这时忽然传来了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杜甫非常高兴,欣然提笔写下了这首诗。
4、现在同学们知道作者为何而喜了吧?谁来说说?
为官军收复失地,国家重归统一而喜,同学们再读读题目,分享一下杜甫的喜悦。
5、诗人欣喜若狂,那他究竟喜在何处?大家再次读读这首诗,仔细看看书上的插图和注释,说说你从哪些字词中感受到了诗人的狂喜?可以和同桌交流。
6.交流。
(1)初闻涕(tì)泪满衣裳。
捷报来得太突然了,喜悦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诗人情感的闸门,在那一刹那间,诗人涕泪满衣裳,这泪是喜悦的泪。回想苦难的八年,这泪里还有什么?(悲伤)
泪中有喜有悲,百感交集, 用一个词概括这叫做——喜极而泣,谁愿读出诗人的这种情感?
(2)此时此刻,与他共经患难的妻子儿女怎样呢?(不在忧愁,万分高兴)
曾经布满忧愁的面容如今展现怎样的表情?(喜上眉梢、喜笑颜开)
(3)杜甫把书当作宝贝,可今天却:漫卷诗书,透过一个漫字,你仿佛看到怎样的情景?试着做做漫卷诗书这个动作。你从这一反常的举动中体会到什么?
从此不再流离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