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的谋略之道简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孙子兵法》的谋略之道简析 《孙子兵法》是一部体现会计思想,博弈思想的战争书,中国谋略学的代表之作应当非《孙子兵法》莫属,6000余字,字字珠玑,引无数谋臣术士竞折腰。它体现着精确衡量全局,用小的代价获取大的利益。不是为战而战,而是为了牟利。它常常思考我方的目的是什么,我方将付出什么代价,对方及对方盟友的目的是什么,他们愿意付出什么代价。 这样的思想早已融入到古今战争当中,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孙子兵法就是讨论战略层面的问题,有人概念里把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混为一谈,没听说过“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是一种错误的想法。西方人纵然不知孙子兵法,但人的智慧也都是相通的。美国对南联盟的打击,就是为了打击欧元,故而久久不投入地面战。俄罗斯看准美国不会出手,奥运期间谈笑中解决了张牙舞爪的格鲁吉亚,中国现在一点一点影响菲律宾也是这个道理。以色列不愿逊尼或什叶任何一派做大,所以前段政府军强大时就轰炸一下政府军,都是这个道理。 孙子兵法的谋略之道对现世有很多的可取之处,不妨用一段孙子兵法的谋略要论进行解释: 1、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军事问题是国家的重要问题, 他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所以不可以对军事问题忽略。 所以说一个优秀的将帅,掌握着人民的命运, 即可以让人民生活安定,也可以让人民生不如死,如爱国,国家则兴旺,如叛国 国家就危险了。 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国海军偷袭美国,轰炸了夏威夷珍珠港的战舰和军事目标。350 余架日本飞机对珍珠港海军基地实施了两波攻击,投下穿甲炸弹,并向美国的战列舰和巡洋舰发射鱼雷。美军毫无防备,他们在爆炸的巨响中醒来,仓促进行自卫。整场先发制人的袭击在90分钟内结束,彼时,日本炸沉了四艘战列舰和两艘驱逐舰,炸毁188架飞机,受损的建筑、船只和飞机则更多。攻击中约有2400名美国人丧生;另有1250 从正反两方面来看,日本将战争当成了自己的生死存亡的重要大事,而美国仿佛全然置之度外,于是珍珠港的悲剧上演,“不可不察”可谓真理。 由此可知,战争中处处需要谋略之道,研究《孙子兵法》的北大教授李零在《兵以诈立》中说,“西方军事传统,他们没有像样的兵法,但推崇实力。他们重财力、重兵器、重技术、重制度、重训练,看重的正是最基础的东西,任何兵法都离不开这些扎扎实实的东西”。这种思想使西方至今仍保持着军事上的领先优势。 2、夫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在未战之前,经过周密的分析、比较、谋划,如果结论是我方占据的有利条件多,有八、九成的胜利把握;胜算的把握就多,在实战时才可能取胜。如果只有六、七成的胜利把握,胜算的把握就少;如果在战前干脆就不做周密的分析、比较,或分析、比较的结论是我方只有五成以下的胜利把握,那在实战中就不可能获胜。即不用实战,胜负就显而易见了。(过去把庙作为神圣的地方,战前都要在庙里计算,久而久之就叫庙算) 1944年6月,盟军为了制造主攻方面不是诺曼底的假象,不惜成本的进行了战略欺骗,如伪造德国人害怕的巴顿将军带领的装甲部队,制造假电报,好像盟军的统帅部在肯特郡的假象,故意泄漏的情报使德军相信主攻方向是加莱而不是诺曼底;甚至模仿近代时候的漂流瓶的欺骗计谋都出来了,一名英国少校的尸体漂到了海对面,德军从他身上公文包搜出来的文件显示了盟军的主攻方向!同时为了欺骗德军统帅隆美尔,英国人甚至找了一个跟蒙哥马利元帅非常想像的英国人出现在北非,给德国造成的印象就是英国主力还在非洲战场;在清除海岸防御工事的突袭行动中,统帅部严格下令每向诺曼底的防御工事投下一颗炸弹就必须向加莱方向的工事投下五倍以上的炸弹。以免德军有所查觉!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德军相信盟军是在加莱登陆!这一切的动作让德军始终认为盟军的主攻方向就是距离英国本土只有33公里的加莱地区,德军西线兵力的大部分都集中在这一地区,导致诺曼底地区的德军兵力只有60多万,远远不及盟军的200多万的绝对优势兵力,使德军未动先输,当发现盟军在诺曼底地区时登陆时还以为这不过是盟军的牵制性佯攻,当发现真正上当时已经为时已晚,来不及了! 3、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式。不成者,其所措胜,胜己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对于古代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来说,他们战胜的原因大多是兵形式,即以勇猛不屈为主,谋略为辅,类似背水一战,破釜沉舟,这样以少胜多的战例尽管成为经典,但是在众多战争中却万里挑一,可以说,古代所谓善于用兵的人,只是战胜了那些武力上容易战胜的敌人。依次之见,那些古代真正善于用兵的兵家大佬也许没有智慧过人的天

文档评论(0)

传世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