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PAGE 1
PAGE 1
2021年语文真题成人高考(专升本)
2021年语文真题及答案成人高考(专升本) 2021年语文真题及答案成人高考(专升本),该试卷是202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 一、单项选择题 1.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 A.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B.李白《行路难》(其一)C.陆游《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D.杜甫《蜀相》 7.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论语》 B.《战国策》C.《史记》D.《汉书》 8.“多行不义必自毙〞“望洋兴叹〞“形影相吊〞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A.《郑伯克段于鄢》《庄子秋水》《陈情表》 B.《庄子秋水》《陈情表》《郑伯克段于鄢》C.《郑伯克段于鄢》《陈情表》《庄子秋水》D.《陈情表》《庄子秋水》《郑伯克段于鄢》 9.郭沫若《炉中煤》写于() A.五四时期 B.抗日战争爆发初期C.抗日战争胜利之时D.新中国建立之时 10.“乐府〞最初的含义是() A.先秦民歌 B.最早的格律诗C.西汉王朝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构D.宫廷里的歌舞厅 11.《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的主旨是() A.满招损,谦受益 B.祸害积于忽微C.智勇多困于所溺D.盛衰在于人事 12.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 A.《论语》 B.《孟子》C.《庄子》D.《墨子》 13.以下关于作家、作品的搭配,完全正确的选项是() A.鲁迅——《坟》、《灯下漫笔》 B.朱自清——《背影》、《香市》C.茅盾——《故都的秋》、《子夜》D.钱钟书——《围城》、《论毅力》 14.《西厢记长亭送别》中,“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两句采纳的修辞手法是() A.比方、夸张 B.比方、通感C.通感、夸张D.比方、排比 15.以下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选项是() A.被后人称作“三苏〞的作家是苏洵、苏轼、苏辙 B.“济南二安〞指的是李清照和辛弃疾C.苍凉悲壮是曹操诗歌的主要艺术风格D.曹雪芹是我国明代宏大的浪漫主义作家 16.以下句子中,“之〞字可译作“到〞“去〞的是() A.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B.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C.故远人不服,那么修文德以来之D.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2.以下关于闻一多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闻一多是新月社成员 B.《死水》是闻一多的代表作C.闻一多诗歌的艺术风格是飘逸清丽D.《发觉》一诗抒发了闻一多的爱国主义激情 17.以下各组句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19.以下各句中,画线的字解释错误的选项是() A.青海长云暗雪山 暗:使……暗 B.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毅兮不行凌 诚:果真C.女之耽兮,不行说也 说:述说D.吾非至于子之门那么殆矣 殆:危急 20.以下句子中,画线部分翻译错误的选项是() 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生下来才六个月,慈父就去世了 B.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来宾以业诸侯。 弃黔首以资敌国:舍弃了黔的首领去资助敌对的国家C.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国不堪贰:国家不能使土地有两属的状况存在D.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 不能通知二父志:不能理解他们父亲的志向 3.《陈情表》《张中丞传后叙》《报刘一丈书》的依次是() A.李密、宗臣、韩愈 B.宗臣、李密、韩愈C.韩愈、李密、宗臣D.李密、韩愈、宗臣 18.以下句子中,不是词类活用的是() A.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B.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不拊爱子其民,因此贾利之。D.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5.“赋〞作为一种文体,成熟于() A.战国时代 B.汉代C.唐代D.宋代 4.提出“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那么是如今的青年的使命!〞的是() A.梁启超 B.胡适C.鲁迅D.陈独秀 6.有“曲状元〞之称的是() A.王实甫 B.马致远C.自朴D.关汉卿 二、文言文阅读 1.阅读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试题。至于怨诽之多,那么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