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塞区沿河湾镇脱贫攻坚工作汇报
沿河湾镇是国家级重点镇,是延塞一体化的核心区,全镇辖15个村,6890户,总人口20357人。全镇有贫困村7个(已全部脱贫退出),建档立卡户394户1092人。有已脱贫户298户899人。现有在册贫困户96户193人。2019年,在新一届党委的领导下,全镇以巩固提升、提质增效为目标,按照“1531”的工作思路,以彻底解决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扎实推进问题整改,实现了脱贫攻坚稳中推进。现将2019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汇报如下:
一、扶贫政策落地情况
1、关于产业扶贫。以建长效产业为重点,“1531”的工作思路(一户贫困户在五项产业中整合三项,实现人均纯收入一万元),为贫困户长远发展、长期增收奠定基础。按照“长抓大棚苹果,短抓弓棚养殖”的产业发展思路,积极引导贫困户用足用活区上的产业扶贫政策。鼓励贫困户参与合作社帮带、产业大户带动、土地流转等产业扶贫模式,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产业空白村实现产业全覆盖,不断提高贫困户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的占比。2019年,全镇组织验收产业扶贫项目45户,,其中林果业25户98.7亩,养殖业14户75头(只),特色种植业6户24.1亩。全镇贫困群众产业发展现状:养殖业方面,养猪82户246人583头,养驴5户12人14头,养牛40户117人250头,养羊7户27人328头。种植业方面,大棚21户67人27座、弓棚33户81人55座、苹果127户410人942亩、杂粮46户145人242亩、香菇30户84人26600棒、杂果11户35人35亩,二三产业19户57人,长期务工93人次,短期务工107人次,公益性岗位106人次。实现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产业全覆盖目标。“三大产业”已成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主渠道,农村主导产业收入占到贫困群众总收入的65%以上。
2、关于扶贫搬迁。全镇易地扶贫搬迁对象153户,其中2人户41户,3人户49户,4人户39户,5人户13户,6人及以上11户。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我们坚持政策底线,严把政策关口,按照搬迁不举债,确保住房安全的原则,目前易地扶贫搬户全部入住。同时扎实推进宅基地腾退,腾空上封收回87户,拆迁13户。
3、关于危房改造。紧盯“开工、竣工、入住”三个关键环节,严格执行政策标准,全力推进农村危窑危房改造。2019年实施危房改造3户,预计于7月底入住。
4、关于健康扶贫。严格执行“四免一提一降”、“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等健康扶贫政策;对全镇的因病致贫的64户184人,43名医生进行了1+1+1签约服务,为贫困人口提供康复指导、定期诊疗、健康教育、指导用药等服务;截止目前,贫困人口参合参保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11种大病患者集中救治率、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占比均达到了100%。
5、关于教育扶贫。全面落实贫困家庭学生教育帮扶政策,加大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及时帮助贫困户对接教育部门足额兑现各项教育扶贫资助资金,确保贫困群众家庭无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全镇共核查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226人,全部进行了政策兑现。对因残疾、因智障辍学的孩子,组织中学、小学、幼儿园落实了一对一送教上门。
6、关于就业扶贫。一是和驻镇企业联系,优先聘用贫困户劳动力务工。2019年,先后有4名贫困群众进入企业务工。二是积极鼓励搬迁群众自主创业。对有创业意愿的贫困群众,给予社区门面房租赁,并优先安排免费创业培训,马家沟村贫困户张玉春在安塞社区工厂自主创业,开起了小吃店,实现了稳定就业。三是着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贫困群众多渠道实现就业。将人社部门的公益岗位开发政策与扶贫部门的优惠扶持政策捆绑使用,统筹安排就业,用于公益岗位开发。采取“按人设岗、按需定岗”的模式,将全镇具有公益岗位需求的贫困户家庭全部纳入扶贫公益岗位托底安置范畴。设置了封山禁牧监督员、政村保洁员、森林防火员等一批技能要求低、劳动强度弱、岗位离家近,可从事兼职,不“误”正业的就业扶贫公益岗位,确保每一名有就业需求的贫困人员都能得到一份体面的职业。截止目前,全镇共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106个,其中退耕还林监督岗60个、农村保洁岗12个、生态护林岗28个、大学生公益就业岗6个,帮助106名贫困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7、关于生态扶贫。进一步完善了生态补偿脱贫相关政策,将全区28名护林员全部聘用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14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生态公益林补偿,年补助资金1.285625万元。
8、关于兜底保障。建立了镇、村兜底保障管理台账,及时足额落实低保、五保、困难救助、残疾人两项补助等政策,做到一季一拨付、一季一兑现。及时将符合条件的147户29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做到了“应保尽保、应助尽助”。
二、工作任务落实情况
1、关于问题整改。今年以来,我镇对中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