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
PAGE
PAGE 1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
课时1 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
(2020·山东潍坊期末)下图示意某地常见的地貌景观。据此完成1~3题。
1.形成图中“天窗”的主要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
C.板块张裂 D.流水侵蚀
2.该地地表可能发育的地貌有( )
①洼地 ②峰林 ③石幔 ④石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该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 )
①土壤肥沃,适合发展种植业 ②地表水源丰富,生产生活供水充足 ③地貌景观丰富独特,适合发展旅游业 ④地表破碎,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 案』 1.D 2.A 3.C
『解 析』 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此处有钟乳石,为典型的喀斯特景观,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形成的。此“天窗”的形成过程:地表水沿岩层裂隙不断向下侵蚀,形成落水洞,地下溶洞不断扩大,顶部不断坍塌。最终形成此景观中的“天窗”。故选D。第2题,地表喀斯特景观主要有:石芽、溶沟、落水洞、石林、溶丘、峰丛、峰林、孤峰、溶蚀漏斗和溶蚀洼地、溶蚀平原等,故选A。第3题,喀斯特地貌地形起伏大,土壤瘠薄,不适合发展种植业,①错。喀斯特地貌岩石裂隙发育,多溶洞、暗河,地表水极易下渗为地下水,因此地表水缺乏,②错。故选C。
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知唤起了多少人对桂林山水的向往。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景观主要与喀斯特淀积作用有关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5.景观④的代表性喀斯特地貌形态有( )
A.石芽、漏斗、落水洞
B.石钟乳、石笋、石柱
C.天生桥、石林、洼地
D.溶洞、地下河、峰丛
『答 案』 4.D 5.B
『解 析』 第4题,由图示可知,①②③均为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形成原因是溶蚀作用;④是地下喀斯特地貌景观,主要是淀积作用形成的。第5题,石钟乳、石笋、石柱主要是在淀积作用下形成的。
(2020·福建三明一中月考)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甲处地形名称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分别是( )
A.冲积扇,流水堆积作用
B.冲积平原,流水侵蚀作用
C.三角洲,海浪侵蚀作用
D.三角洲,流水堆积作用
7.近年来,甲处地形面积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主要是因为( )
A.海平面上升 B.沿海地壳下沉
C.黄河入海泥沙减少 D.该区植树造林
『答 案』 6.D 7.C
『解 析』 第6题,甲处位于黄河入海口,河流携带泥沙入海,受到海水顶托作用以及地势变缓,河流流速降低,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D正确。第7题,该处三角洲的泥沙主要是河流从中上游地区搬运而来的,甲处三角洲的面积增长速度减慢,说明黄河入海泥沙减少,C正确;增长速度减慢说明三角洲的面积还是在增长,海平面上升以及沿海地壳下沉会使三角洲面积减小,A、B错误;该三角洲的泥沙主要来源于黄土高原地区,与该区域的植被情况关系不大,D错误。
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7年11月10日至11日赴越南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访问越南、老挝。湄公河上游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出境后始称湄公河,并流经老挝、越南等5国。图甲为澜沧江——湄公河三处河段景观图,图乙为河流地貌示意图。
(1)请将图甲中的景观与图乙中的序号连线。
Ⅰ Ⅳ
Ⅱ Ⅴ
Ⅲ Ⅵ
(2)任选图甲中的一幅景观图,对比其他两幅景观图,描述所选景观图中地貌的主要特点,并将『答 案』填写在表格中相应的位置。
Ⅰ
Ⅱ
Ⅲ
所在位置
地势特点
河床特点
『答 案』 (1)
(2)
Ⅰ
Ⅱ
Ⅲ
所在位置
河流中下游
河流入海口
河流上游山区
地势特点
地势较平坦
地势较平坦
地势起伏大
河床特点
宽而浅
宽而浅
窄而深
读“我国某石灰岩地区不同植被下土壤空气中CO2浓度示意图”,回答9~10题。
9.如果水分条件相同,图中土壤最易被溶蚀的植被条件是( )
A.无植被耕地 B.人工草坡
C.柏树林 D.天然草坡
10.限制该地区交通建设的原因之一是( )
A.降水较多,施工困难
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破碎
C.生态脆弱,破坏后难以恢复
D.岩石疏松,施工取材困难
『答 案』 9.B 10.B
『解 析』 第9题,土壤中CO2浓度越高,酸性就越强,溶蚀作用就越强。读图可知,在不同的土壤深度中,人工草坡的CO2浓度都是最高的,因此人工草坡下土壤最易被溶蚀。第10题,石灰岩广布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较多,地表破碎,限制了该地区交通的发展。
在地势平缓地区,常常看到呈“S”形弯曲的河道,即河曲。洪水泛滥时,河水可能冲断河曲的颈部,使弯曲部分与河道分离,形成牛轭湖。下图示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5: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doc
-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5:1.3地球的历史.doc
-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5:1.4地球的圈层结构.doc
-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5: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doc
-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5:2.2.1大气受热过程.doc
-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5:2.2.2 大气热力环流.doc
-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5:2.2.3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doc
-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5:3.1水循环.doc
-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5:3.2海水的性质.doc
-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5:3.3海水的运动.doc
最近下载
- GB T 3294-2018_鞋楦尺寸检测方法.pdf
- SOP-QR-154最终检验管理办法.doc VIP
- 水利信息化项目验收规范(SL 588-2013).pdf VIP
- 汽车机械制图教学课件(完整版).pptx
- 第二单元混合运算第1课时 不带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 课件 2025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docx VIP
- 《餐饮服务常检查记录表.doc VIP
- 人教PEP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5 The colourful world Part A》课件.pptx VIP
- 个人征信报告模板征信报告模板(2021简版带水印).docx VIP
- 2025(高级)政工师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