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低温液氢储存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引言
能源一直是人类发展的永恒话题,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人类的发展史也是能源的更迭史。自18世纪拉瓦锡给氢命名以来,对氢的研究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氢能具有储量大、热值高、零污染等无与伦比的优势,能很好解决人类社会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迫在眉睫的问题。目前,氢能已由曾经所谓的“未来能源”开始逐步应用于低温液体火箭、汽车、船舶和飞机的动力源,以及燃料电池中。
目前有两个重要问题制约着氢能发展,一是氢的制取,二是氢的储存。
对于氢的制取,目前工业大规模使用的制取方法主要以电解水和甲烷水蒸气重整制氢(Steam-methanereforming,SMR)为主,也有一些生物制氢方面的研究,主要问题是电解水耗能太大,成本太高,显得得不偿失;而甲烷重整相对而言成本较低,但其产生的CO及CO2温室气体不利于环境友好
对于氢的储存,目前获得广泛关注的储氢技术主要有高压储氢、低温液态储氢以及金属氢化物储氢。当然也不乏一些新的储氢技术,主要是一些新型的储氢材料,包括有机溶液储氢以及纳米碳管储氢等,其在实验室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能,表现出巨大潜力。但由于难以批量生产、成本过高、脱氢效率低等原因,目前距大规模的工业应用还有一定距离。
2主要储氢技术
高压储氢是常温下将气态的氢压缩至高压状态而储存在气罐中。目前储氢气罐的压力主要有15、35、70MPa三种。15MPa的高压储氢气罐为普通的钢制储氢气罐,其设计制造技术成熟,成本相对较低,对压缩机的压力要求低,能耗也相应较低,但其气罐质量很大,单位储氢密度小,储氢效率低。随着氢能开始在汽车燃料电池中取得应用,对储氢罐的储氢密度与储氢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普通的钢制储氢气罐不再适用,轻质高压储氢容器成为研究重点。轻质高压储氢容器多为金属内胆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储氢罐,目前35MPa已是较成熟的技术,70MPa则是研究的热点,在丰田2014年年底上市的氢燃料电池汽车Mirai上,应用了70MPa的储氢技术,目前国内也有许多企业完成了70MPa高压氢燃料电池汽车储氢罐的研发工作。
低温液态储氢是先将氢气液化,然后储存在低温绝热容器中。由于液氢密度为70.78kg/m3,是标况下氢气密度0.08342kg/m3的近850倍,即使将氢气压缩至15MPa,甚至35、70MPa,其单位体积的储存量也比不上液态储存。单从储能密度上考虑,低温液态储氢是一种十分理想的方式。但由于液氢的沸点极低(20.37K),与环境温差极大,对容器的绝热要求很高,且液化过程耗能极大。因此对于大量、远距离的储运,采用低温液态的方式才可能体现出优势。目前液氢主要作为低温推进剂用于航天中,而对于以液氢为动力的汽车与无人机的液氢贮箱也有一些研究,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金属氢化物储氢是采用某些金属或合金与氢气形成化合物,而对形成的氢化物加热又会释放出氢气,从而实现对氢的储存与释放。这种方式安全性好、氢气纯度高、单位体积储氢密度高,但单位质量储氢密度低、吸放氢气速率较低。该项技术目前存在两大关键问题,一是在大规模应用中提高储氢材料的储氢量,二是降低材料成本并节约贵重金属。目前来看,金属氢化物储氢还处在实验研究阶段。
表1总结归纳了以上三种主要储氢方式的优缺点以及目前主要的应用。
横向对比三种主要的储氢技术,高压储氢目前发展最为成熟,应用也最为广泛,但在储氢密度及安全性方面存在瓶颈;金属氢化物储氢技术则表现出巨大潜力,但目前还处在研究阶段;低温液态储氢技术具有单位质量和单位体积储氢密度大的绝对优势,但目前储存成本过高,主要体现在液化过程耗能大,以及对储氢容器的绝热性能要求极高两个方面,目前低温液氢技术多用于航天,但也越来越有向民用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着重探讨低温液化储氢技术的发展及其主要的技术手段,包括低温绝热技术与低温储罐设计,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发展趋势。
3低温绝热技术
低温绝热技术是低温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也是实现低温液体储存的核心技术手段,按照是否有外界主动提供能量可分为被动绝热和主动绝热两大方式。被动绝热技术已广泛运用于各种低温设备中;而主动绝热技术由于需外界的能量输入,虽能达到更好的绝热效果,甚至做到零蒸发存储(Zeroboil-off,ZBO),但也势必带来一些问题,如需要其他的附加设备而增加整套装置的体积与重量,制冷机效率低、能耗大、得不偿失,成本高、经济性差。
3.1被动技术
被动绝热技术不依靠外界能量输入来实现热量的转移,而是通过物理结构设计,来减少热量的漏入而减少冷损。一种明显的思路是通过增加热阻来减少漏热,如传统的堆积绝热、真空绝热等。此外,一种新型的变密度多层绝热技术(Variabled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