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丸_鸡峰卷十三_方剂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3 地黄丸_鸡峰卷十三_方剂树TOC \o 1-3 \h \z \u 地黄丸_鸡峰卷十三_方剂树 1 1. 原方 7 1.1. 组成:生地黄1两,人参半两,白芍药半两,当归半两,甘草1分。 7 1.2. 功效:心热太过,三焦不顺,夜卧不寐。 7 1.3. 来源:《鸡峰》卷十三。 7 2. 当归饮 7 2.1. 加:何首乌、白鲜皮、白蒺藜、黄耆、川芎 7 2.2. 组成:何首乌(制)、白鲜皮、白蒺藜、甘草、当归、生地黄、白芍药、人参、黄耆、川芎。 7 2.3. 功效:小儿因月份未足,出生太早,初生无皮,面白肢冷,遍体浸渍,红嫩而光。 7 2.4. 来源:《金鉴》卷五十一 7 3. 秘传加减芩连四物汤 7 3.1. 加:黄芩、黄连、山栀、陈皮、白术 7 3.2. 组成:黄芩、黄连、当归、生地黄、白芍药、山栀、陈皮、白术、人参、甘草。 7 3.3. 功效:大小便血。 7 3.4. 来源:《松崖医径》卷下 7 4. 加味逍遥散 7 4.1. 加:干葛、川芎、黄芩、麦门冬、柴胡、乌梅 7 4.2. 组成:当归2钱,白芍药2钱,干葛2钱,生地黄1钱半,川芎1钱半,黄芩1钱半,人参9分,麦门冬9分,柴胡1钱,乌梅2个,甘草6分。 8 4.3. 功效:产后发热,口干作渴,唇裂生疮。 8 4.4. 来源:《准绳·女科》卷五 8 5. 竹叶黄耆汤 8 5.1. 加:黄耆、淡竹叶、川芎、黄芩、半夏、石膏 8 5.2. 组成:生地黄2钱,黄耆2钱,当归1钱(酒拌),淡竹叶1钱,川芎1钱,甘草1钱(炙),黄芩1钱(炒),白芍药(炒)1钱,人参1钱,半夏1钱,石膏(煅)1钱。 8 5.3. 功效:痈疽大渴发热,或泻,或小便如淋;伤(跌扑闪挫)家作渴,或因胃热伤津液。 8 5.4. 来源:《痈疽神秘验方》 8 6. 秘传加减八珍汤 8 6.1. 加:白术、茯苓、酒黄柏、酒知母、橘红、桔梗 8 6.2.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生地黄、白芍药、酒黄柏、酒知母、橘红、桔梗。 8 6.3. 功效:气体虚弱,劳伤心肾,或外感六淫之气,失于祛散,乘虚入里,阴虚内热,而致劳怯。 8 6.4. 来源:《松崖医径》卷下 8 7. 定金汤 8 7.1. 加:绵黄耆、炒术、白茯苓、白芷、防风、荆芥、升麻 9 7.2. 组成:绵黄耆、人参、炒术、当归、白芍药、生地黄、白茯苓、甘草、白芷、防风、荆芥、升麻。 9 7.3. 功效:臭痘黑烂成窝,元气亏损者。 9 7.4. 来源:《准绳·幼科》卷六 9 8. 建中加减汤 9 8.1. 加:官桂、白茯苓、附子、厚朴、龙骨、黄耆、麦门冬 9 8.2. 组成:人参1两,甘草(炙)1两,官桂1两,白茯苓(去皮)1两,当归1两,附子(炮)1两,厚朴(生姜制)1两,龙骨3两,黄耆(锉)3两,麦门冬3两,白芍药3两,生地黄3两。 9 8.3. 功效:瘈筋病,相引而急,及五劳七伤,小便数,腹痛难立。 9 8.4. 来源:《宣明论》卷一 9 9. 天门冬汤 9 9.1. 加:远志、天门冬、麦门冬、黄耆、藕节、阿胶、没药 9 9.2. 组成:远志(甘草水浸,去心)1钱,白芍药1钱,天门冬(去心)1钱,麦门冬(去心)1钱,黄耆(去芦)1钱,藕节1钱,阿胶(蛤粉炒)1钱,没药1钱,当归(去芦)1钱,生地黄1钱,人参半两,甘草(炙)半两。 9 9.3. 功效:思虑伤心,吐衄不止。 9 9.4. 来源:《济生》卷二 9 10. 益君汤 9 10.1. 加:熟地、白术、茯苓、麦冬、栀子、陈皮、乌梅 10 10.2. 组成:当归2钱,白芍药2钱,生地黄2钱,熟地2钱,人参5分,白术8分,茯苓8分,麦冬8分,栀子8分,陈皮8分,甘草3分,乌梅1个。 10 10.3. 功效:心血少而嘈者。 10 10.4. 来源:《简明医彀》卷三 10 11. 荣筋汤 10 11.1. 加:白茯苓、官桂、黑附子、厚朴、龙骨、黄耆、麦门冬、饴糖、生姜 10 11.2. 组成:人参7分,白茯苓7分,当归7分,甘草4分,官桂4分,黑附子5分,厚朴5分,龙骨8分,黄耆1钱,麦门冬1钱,白芍药1钱,生地黄1钱,饴糖少许,生姜3片。 10 11.3. 功效:筋病,筋脉相引而急;及五劳七伤,小便频数,腹痛难立。 10 11.4. 来源:《杏苑》卷五 10 12. 三痹汤 10 12.1. 加:川续断、杜仲、防风、桂心、华阴细辛、白茯苓、秦艽、川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