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备战期末】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要点 (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 高尚
形容品德高尚的成语:
冰清玉洁 德才兼备 高风亮节
一身正气 临危不惧 光明磊落
《一夜的工作》
题目是指周总理坚持工作彻夜未眠,这里用了以点带面的写法,
讲的是作者在陪同周总理审阅一篇稿子时,目睹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
形,歌颂了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抒发了崇
敬、爱戴周总理的思想感情。
1 、字词积累:
审阅 陈设 一盏 蒙眬 咨询
浏览 简朴 思索 劳苦
2 、作者介绍:
何其芳,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诗集《夜歌》,散文集《星火
集》。
3 、课文链接:
体裁:纪实文学。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第一次文代会)、地
点(总理办公室)、人物(作者、总理)、起因(总理审阅作者的稿
子)、经过(总理一夜的工作)、结果(他看见总理一夜的工作)。
周恩来: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
交家。 1898 年 3 月 5 日出生, 1976 年 1 月 8 日在北京逝世。
4 、重点句子解析:
A. “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
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答:属于环境描写,用对比的手法体现总理的生活极其简朴。
B.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要批改这些文
件,你送来的我放到最后,你到隔壁去睡一觉到时候我叫你。”
答:说明总理每天的工作量巨大;体贴同志怕作者辛苦,却没有
考虑自己。
C .总理……向我咨询……不是浏览一遍,看…画…思索,有时想一
想,有时问我一句……
答:动作描写,说明总理对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5 、我的视角:
A. 《一夜的工作》 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是“总理过来把转椅扶正”的句
子,突出了总理的平易近人、严谨细致。
B.周总理的重要事迹有策划“五四运动”、领导“八一”南昌起义和西
安事变。
《穷人》
这篇课文反映了 19 世纪俄国的社会现实, 在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
的黑暗统治下,广大劳动人民没有土地、人身等各种权利,备受剥削
和压迫,生活极其悲惨。当时,俄国劳动人民处于沙皇的黑暗统治之
下,生活极度贫困,但是他们心地善良、情操高尚。课文记叙了渔夫
和她的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在西蒙死后毅然收养了她的两
个孤儿的故事, 反映了穷人纯朴善良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
“穷”字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然而正是因为“穷”,才更能显示出穷人
的高尚品质。 文章中运用多种形式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直接描写法、
幻觉描写法、景物衬托法,表现了桑娜崇高的品德。
1 、字词积累:
勉强 抱怨 保佑 张罗 眼帘 呼啸
汹涌澎湃 心惊肉跳 怒吼 抱怨
僵硬 蜷缩 魁梧 黧黑 忐忑不安
喃喃自语 自作自受
2 、作者介绍: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
作《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自传体三部曲《童
年》 《少年》 《青年》, 《穷人》属于小说。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跳
水》
3 、课文链接:
体裁:小说。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
映现实生活的叙事性文学载体。
人物形象描写分为:肖像、动作、心理、语言(内心独白和人物
对话)、神态、环境(自然和社会描写);还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反
面描写。
情节:分为引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4 、 重点句子解析:
A. 屋外寒风呼啸……外面又黑又冷,但……温暖舒适。
答:环境如此恶劣,渔夫仍要外出打渔,体现生活的窘迫。环境
描写对课文的中心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
B.她想:……是他来啦?……不……为什么把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数学思维之图形规律-巩固练习卷.pdf
- 【全国通用】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复习:第二讲圆柱和圆锥.pdf
- 【全国通用】一年级上册数学试题-幼升小数学思维启蒙试题-能力训练:一位数减法.pdf
- 【全国省级联考】江西省2021届九年级中考样卷语文试题.pdf
- 【全国通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洪祥镇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期中试卷.pdf
- 【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供暖1.10-小区供热训练题及答案.pdf
- 【六上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全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pdf
- 【六上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全册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pdf
-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期中、期末测试卷(含答案).pdf
- 【冀教版】七下英语Unit1 A Trip to the Silk Road Lesson5_精品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