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巴蜀交通与对外交流.ppt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茶马古道;目 录;茶马古道线路;滇藏道线:自云南西部洱海一带产茶区,经丽江、中甸(今天的香格里拉县)、德钦、芒康、察雅至昌都,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 ;川藏线 起点为今天四川雅安,从雅安到康定,自康定开始,川藏道分为南、北两条支线。 一是北线:从康定向北,经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抵达昌都; 一是南线:南线则是从康定向南,经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贡到昌都,再由昌都通向卫藏地区。 ;马古道支线: 由雅安通向松潘,连通甘南; 由川藏道北部支线经原邓柯县???今四川德格县境)通向青海玉树、西宁乃至旁通洮州(甘肃临潭)等。 ;茶马贸易的发展;吐蕃赞普朗达玛“灭佛”以后,饮茶之术被大量僧侣传到了民间,茶叶很快成了藏民族的一种全社会、全民族的习俗,并在大众中成了燎原之势。同时,唐朝制定了专门的茶叶贸易政策,如:允许交马、互市,实施了茶税和“榷茶制”。并且唐朝严禁私茶贸易,其目的就是要将茶叶的经营置于宫府的垄断之下。;北宋时期,茶马贸易形式有:宋政府在沿边各地,设立了茶马司,广招良马,并招募很多蕃商,政府高度重视,官方交换主要以朝贡和赏赐为主。;元朝时期,统治者建立了自己完善的马政制度,同时,马淡出了原来的角色,但是山于茶马贸易嗲来的巨额赋税,元朝仍然重视茶叶向藏区的销售。并且元朝时期川西、滇西北和西藏的茶马古道得到了大大延伸,统治者大力开辟驿路、设置驿站,非常重视对古道的开拓。 ;明朝时期健全了茶马贸易制度,茶马贸易内容及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营管理更加严格,是汉藏茶马贸易的极盛时期,茶马贸易具有了经济和政治关系,巩固了其对西藏的统治。;清朝前中期是历史上茶马贸易继续发展的时期,到了清朝后期,茶马贸易主要角色的马逐渐淡出,为了解决马匹的来源问题,政府在藏区和其他民族地区建立了马场。 ;马帮精神;一是生意上的冒险。 二是面对严峻的大自然的冒险。 三是土匪强盗的威胁。 由于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马帮每做一桩生意,都面临极大的风险。 茶马古道的线路上自然环境异常艰苦,风霜雨雪、毒虫猛兽、瘟疫疾病都可能对马帮的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当时的西南地区,土匪强盗猖獗,杀人抢货之事时有发生。;抛家别子, 风餐露宿, 常常逾年不归,不论多么漫长的路途, 马帮都要一步步走过来,上路后, 每天都要起大早, 路上要生火做饭, 中午和下午要上驮下驮, 要搭帐篷, 晚上睡到半夜还要起来查看骡马。;马帮相互之间更是亲如一家,同吃一锣锅饭, 同睡一顶帐篷, 一年四季一天到晚形影不离, 马帮的利益就是大家的利益, 就是每个人的利益。 马帮在外面闯世界, 常常要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 遇人遇事, 是宽让容忍, 和气为上。;马帮经营几乎完全靠的是信誉和信用。只要预先交付一点定金, 他们就会尽心尽力完成工作。诚实守信是他们的生存发展之道。;在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 许多赶马人就积极投鞭从军, 成为保家卫国的战士, 因为他们平时不仅有严格的规矩和纪律, 而且人人会打枪战斗, 又熟悉地形道路。他们中的一些人更辛勤奔波于茶马古道上, 为抗战大后方的物资运输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解放军进军西藏和平息叛乱的岁月里, 他们也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茶马古道的价值;促进文化交融 ;茶马古道悠久的历史及文化理念世代相传,使沿途各族人民得到了相同的精神传承,在心理层面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可以说茶马古道超越了时间与空间限制,将中华文明与精神进行串联,铸起民族团结的和平丰碑。;茶马贸易、茶马互市的发展和茶马古道的繁荣,推动了沿线地区城镇的兴盛。如今天著名的康定、泸定、松潘、德格、巴塘、昌都等高原城市都是伴随着茶马古道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维护国家安定 ;到此结束;参考文献: [1]蒋新红,杨文英.马帮——云南高原上独特的文化载体[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04):49-53. [2]袁志丽.茶马古道的历史解析与价值探讨[J].福建茶叶,2016,38(3):56-57. [3]马廷璧, 黄恒跤.云南战时的驿运[A]杨实.抗战时期的西南交通[G].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2. [4]朱晟坤.茶马古道对茶马贸易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8,40(05):4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奉献教育1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心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