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技能抽测针灸推拿专业技能抽考题库及评分标准汇总技能抽测ZTJ-01-30汇总稿.docx

针灸推拿技能抽测针灸推拿专业技能抽考题库及评分标准汇总技能抽测ZTJ-01-30汇总稿.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总体答题要求: 1.针刺处方和针刺操作方法中只要答对80%即可获得满分。 2.其他疗法要求学生在提供的参考答案中选择一种操作即可得分,如果使用的其他疗法不在参考答案中,需评委根据临床评判是否得分。 3.推拿操作方法只要操作符合临床规范,顺序稍有调整也可得分。 4.体格检查只需要学生做该项目最典型的两项体格检查即可,在题目中已标明。 试题ZTJ-01 马xx,女,31岁,颈项肩背部及左上肢胀痛、麻木20余天。 2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项肩背部及左上肢胀痛,活动不利,遇伏案劳累或受凉可诱发加重,经休息、自我按摩稍缓解,间歇发作,在当地诊所治疗,未见好转,感颈项肩背部及左上肢胀痛、麻木加重,活动不利。现在症:颈项肩背部及左上肢胀痛、麻木、活动不利,左上肢时觉麻木,遇寒痛甚,无恶心呕吐,纳食可,夜寐欠安,二便尚调。体查:T:36.5℃, P:75次/分,R:20bpm,BP:100/70mmHg。急性面容,表情痛苦,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5-7椎间及椎旁压痛,叩顶试验(+),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双霍夫曼征(-)。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专科检查:风池,颈夹脊穴等穴有压痛,无明显的经络感传现象,耳察无异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滑。颈椎MR:颈椎退行性改变:椎间盘变形:颈3/4,颈4/5,颈5/6椎间盘突出,以颈5/6明显,相应硬膜囊受压。 答题要求: 一、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下述内容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时间60分钟。 (一)主诉 (二)现病史 (三)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 (四)初步诊断 1.中医疾病诊断(含中医证候诊断) 2.西医诊断 (五)中医治则 (六)中医治法 1.针灸治疗:①针刺处方,②针刺操作方法,③其他疗法。 2.推拿治疗:推拿操作方法。 3.其他治疗:中药治疗等。 二、答题结束后,请在模特身上完成下列操作。答题时间60~90分钟。 (一)演示叩顶试验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的检查。 (二)针灸治疗操作(含针灸其他疗法操作)。 (三)推拿治疗操作。 第一部分 理论考核答题卡与评分标准 考生姓名: 学号: 考试日期: 年 月 日 技能名称 项痹1的辨证论治 试题编号 ZTJ-01 技能编号 ZTJ-01 考官 评分 考官 评分 主考官 评分 评分内容 分值 得分 主诉 颈项肩背部及左上肢胀痛、麻木20余天。 4 现病史 患者2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项肩背部及左上肢胀痛,活动不利,遇伏案劳累或受凉可诱发加重,经休息、自我按摩稍缓解,间歇发作,在当地诊所治疗,未见好转,感颈项肩背部及左上肢胀痛、麻木加重,活动不利。现在症:颈项肩背部及左上肢胀痛、麻木、活动不利,左上肢时觉麻木,遇寒痛甚,无恶心呕吐,纳食可,夜寐欠安,二便尚调。 6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 患者31岁为青年女性,以颈项肩背部及左上肢胀痛、麻木20余天为主证,故中医诊断为项痹。患者长期伏案工作,2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项肩背部及左上肢胀痛,活动不利,卫外不固,寒湿之邪易于侵袭,寒性凝滞,湿性重浊,故颈项肩背部及左上肢胀痛、麻木、活动不利,左上肢麻木,遇寒痛甚,活动不利;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滑皆为寒湿之象。 10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 项痹 5 中医证候诊断 寒湿痹阻 5 西医诊断 神经根型颈椎病 5 中医治则 散寒除湿,通络止痛 5 中医治法 针灸治疗 针刺处方 取手阳明大肠经和颈肩部穴位为主。 颈夹脊、大椎、风池、天柱、后溪、曲池、合谷、外关 15 操作方法 颈夹脊:直刺或稍向内侧斜刺0.5~0.8寸,严格掌握进针的角度和深度,防止伤及内脏;平补平泻,可灸。 大椎:向上斜刺0.5~1.0寸;平补平泻。 风池:针尖向鼻尖方向斜刺0.8~1.2寸,深部中间为延髓,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与深度;平补平泻,可灸。 天柱:直刺0.5~0.8寸,不可向内上方深刺,以防伤及延髓;平补平泻,可灸。 后溪:直刺0.5~1.0寸;平补平泻。 曲池:直刺1.0寸左右;平补平泻。 合谷:直刺0.5~1.0寸;平补平泻。 外关:直刺0.5~1.0寸;平补平泻。 以上诸穴每日1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可间隔1~2天,再行下一疗程。 其他疗法(任选一种即可) 1.电针:取颈部夹脊穴、大椎、风池、肩中俞、大杼、天宗。每次选2~4穴。针刺得气后通电,刺激20分钟。每日1次。 2.穴位注射:取肩外俞、肩中俞、大杼、天宗。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各2ml,或用1%普鲁卡因注射液2ml,每穴注入0.5ml。 3.皮肤针:用梅花针刺叩击大椎、大杼、肩中俞、肩外俞,使皮肤发红并有少量出血,然后再拔火罐。 4.耳针:取颈椎、肩、颈、神门、交感、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