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处暑节气的传统习俗.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1 处暑节气的传统习俗 处暑节气的由来 每年 8 月 23 日前后,视太阳到达黄经 150°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那么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 2021 处暑节气的传统习俗_处暑节气农谚大全,欢迎阅读! 处暑节气的传统习俗1、开渔节 对于沿海的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一个大好时节,每年处暑节气,在浙江省沿海一带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开渔节时候,原本帆樯林立、千舸锚泊的静态海面,瞬间成为机器轰鸣、汽笛长鸣、百舸齐发的活跃场景。开渔节的主要内容有千家万户挂渔灯、千舟竞发仪式、文艺晚会专场、海岛旅游、特色产品展销、地方民间文艺演出等活动。 2、拜土地爷 处暑节气正值农作物收成时刻,农家纷纷举行各种仪式来拜谢土地爷。有的杀牲口到土地庙祭拜,有的把旗幡插到田中央表示感恩,还有的这一天从田里干活回家不洗脚,恐把到手的丰收洗掉。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定襄县民俗将麻、谷悬挂门首。 3、祭祖、迎秋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大多都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者是“中元节”。 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开始,就有开鬼门的仪式,一直要到月底关鬼门才结束,在这期间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 最后以关鬼门结束。 4、煎药茶 此习俗自唐代以来已盛行。每当处暑期间,家家户户有煎凉茶的习惯,先去药店配制药方,然后在家煎茶备饮,意谓入秋要吃点“苦”,在清热、去火、消食、除肺热等方面颇有好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市区街头专门有卖酸梅汤的茶摊,故有“处暑酸梅 汤,火气全退光”的谚语。制作酸梅汤很简单,在夜间用开水冲泡晒干的梅 子,再加冰糖。煮好放凉后,装进木制有盖的冰桶中,使其温度降低。喝起来酸中带甜,甜中微咸,口感甚佳。 处暑节气宜食清热安神类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海带、芹 菜、菠菜、糯米、芝麻。另外,果汁饮料、豆浆、牛奶等也是不错的饮品。还要少吃辛辣煎炸等热性食物。 5、吃鸭子 老鸭味甘性凉,因此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做法也五花八门,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一般处暑这天,北京人都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等。 鸭全身都是宝。鸭肉味甘、咸、性凉,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作用, 适用于骨蒸劳热、小便不利、遗精、女子月经不调等。乌骨鸭药用价值更大, 结核病患者可以减轻潮热、咳嗽等症。老母鸭能补虚滋阴,对久病体虚者或虚劳吐血者均有补益作用。 6、吃龙眼配稀饭 老福州的生活习俗是,在处暑的时候要吃龙眼配稀饭,因为夏天的时候天气比较热,人体消耗了很多的热量,吃龙眼能补充热量。龙眼偏温性,有益心脾,补气血,有滋补养气的作用。老一辈的吃法就是剥一碗龙眼,混着稀饭一起吃。 除此之外,老福州在处暑吃的另一种食物就是白丸子。白丸子其实就是糯米丸,做法很简单,将糯米粉搓成一小粒一小粒,煮汤,加点糖,味道清甜, 既可补充碳水化合物,又可以解夏天的口腻。 7、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上一座灯盏或者是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它自由的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关于处暑节气的农谚 1、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 这个农谚的意思是处暑虽然带有暑字,但其实已经不是暑天了,因此是 “处暑天不暑”。尽管如此,中午依旧还是比较炎热,民间经常“秋老虎”的称谓,其实很多时候就是指的处暑时节中午炎热的气候,此时户外活动要尽量避免在中午的时候进行。 这个时候要注意补充水分,因为虽然不是暑天,但是炎热的中午依旧容易出现水分的缺失,建议煲汤或做粥时可以多用百合、莲子、薏米、北沙参、玉竹等清补之类的滋补之品,一则清热健脾,二则滋肺润燥。 2、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处暑节气以后天气依然还是会炎热,就像秋老虎来袭一样。不过,相比于三伏天的闷热不一样了,处暑以后的天气特点是白天 热,早晚比较凉快了,昼夜温差大,而且降水也要明显减少了,空气中的湿度也要低很多。类似的俗语还有“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处暑处暑,热死老鼠”等,由此可见,处暑天气依然还是很酷热。 3、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 这句俗语的意思就是说白露的天气变化是非常明显的,在处暑的时候,天气

文档评论(0)

jt60104204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